寻址是在 OSI 的传输层还是网络层完成的?

网络工程 网络 奥西
2022-02-14 10:17:42

根据 OSI 模型,传输层将数据分成段,然后附加源 IP 和目标 IP 以及端口号。也有人说网络层进行逻辑寻址,这意味着将地址映射到网络上的唯一设备。由于 IP 已经与传输层相关联,因此网络层对所谓的逻辑寻址做了什么。我很困惑,希望能得到任何帮助。

3个回答

恐怕你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但首先,请记住两件事:

  1. OSI模型是理论模型。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跟随它。
  2. 今天几乎无处不在的 TCP/IP 寻址使用 TCP/IP 模型。

网际协议 (IP) 寻址是网络层(TCP/IP 模型中的网际网络层)的一项功能。传输层是您找到端口号的地方。数据链路地址(MAC 地址)仅用于本地网络。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在 IP 数据包中,属于网络层。使用端口号(=主机子地址)的传输层数据报或段被包装到 IP 数据包中并由它传输。

网络层使用 IP 数据包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包(路由)。到达目标主机后,主机的 IP 堆栈使用传输层信息(端口号)将信息传递给应用程序。

IP 地址(当然还有端口号)被称为逻辑地址,因为它们由网络(或其管理员)分配给主机并用于构建网络。这与制造商分配的物理地址(如以太网 MAC 地址)形成对比。

传输层协议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网络层协议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传输层协议是在终端系统中实现的,而不是在网络路由器中实现的。

每个应用程序进程都有一个由唯一端口号标识的关联套接字。当一个进程需要发送数据时,传输层将应用数据和必要的报头(如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封装成段,然后转发给网络层。网络层将分段封装成一个 IP 数据报(带有源和目标 IP 地址等标头),并尽最大努力将数据报传输到正确的主机。

在终端系统中,传输层协议使用 IP 地址进行传输层复用或解复用。当一个段到达主机时,传输层根据使用的协议类型(TCP 或 UDP)提取数据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套接字(解复用)。

具有相同目标 IP 地址和端口号但不同源 IP 地址和/或端口号的两个 UDP 数据包将被定向到相同的目标套接字。OTOH 具有不同源 IP 地址或端口号的两个 TCP 段将被定向到两个不同的套接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传输层,IP 地址用于在终端系统对数据包进行多路复用或解复用,而在网络层,IP 地址将数据包路由到正确的接收主机。

传输层复用和解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