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附图像包含在一个问题中,我需要为有类网络地址 172.16.0.0 设计网络,它说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子网络。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将 2 个路由器之间的连接视为一个网络?2个路由器之间的连接甚至需要IP地址吗?
为什么我们将路由器之间的串行连接视为子网?
只是对术语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观点的评论。
“子网”是一个真正暗示有分类的“完整”网络的词,这些网络被划分为称为子网的部分。(例如参见RFC 950 “Internet 标准子网划分程序”第 6 页上的图表)。几十年来,这不是现实生活。
当前的无类机制 ( RFC 4632 ) 只识别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我们没有子网,只有各种规模的网络。
从这个现代观点来看,只有两个东西的网络只是一个小网络。
什么是互联网?这是一个“网络的互连网络”——“互联网”的正常定义(wiki)。因此,几乎所有网络都在其边缘连接。您的示例图是由两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的四个网络。碰巧其中一个上没有端点主机。
互联网的主导地位意味着我们考虑将我们的东西连接到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称的世界观。然而,从技术上讲,我们实际上拥有的是小型网络(例如办公室),通过在其间建立一个新的两路由器网络来加入一个大型互联网网络。
2个路由器之间的连接甚至需要IP地址吗?
不,您可以运行无编号的 IP 点对点链接,很多人都这样做。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原则上,路由器不需要任何任何接口上的 IP 地址。这是因为当主机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时,它会在合适的第 2 层帧(例如以太网或 PPP)中发送数据包,并且该数据包将最终目标的 IP 地址作为目的地。下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仅用于查找二层地址。然而,在实践中,IP 路由器总是至少有一个地址,因此您可以连接到它进行配置,并且(据我所知)主机或路由器没有操作系统允许以太网地址作为下一个地址-跳路由器。第二个原因是来自路由器的 ICMP 数据包(例如超时等)通常来自近端地址。
通过网关IP地址转发流量是路由器的功能,每个网络(例如VLAN)在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上都有网关IP地址,路由器每个端口都有不同的网络IP。
并且两台路由器之间的边界应该在一个网络中,然后它们才能通信,因为它们是在第2层以MAC地址作为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传输数据,路由器是第3层设备,两台路由器之间没有设备转发网络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