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有节点 A 和 B 通过链路发送数据,并且冲突恰好发生在中间(即传播时间的一半)。然后A和B同时检测到碰撞并同时发送干扰信号。干扰信号会发生冲突吗?
假设碰撞发生在 B 附近,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从 B 向 A 发送干扰信号?为什么 A 在传输时无法感知链路上信号电平的变化?
假设我们有节点 A 和 B 通过链路发送数据,并且冲突恰好发生在中间(即传播时间的一半)。然后A和B同时检测到碰撞并同时发送干扰信号。干扰信号会发生冲突吗?
假设碰撞发生在 B 附近,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从 B 向 A 发送干扰信号?为什么 A 在传输时无法感知链路上信号电平的变化?
使用共享的电介质 - 同轴电缆 - 干扰信号会发生冲突。干扰信号被设计为即使在多个源发送时也能可靠地检测到。请注意,在所有其他介质(双绞线、光纤)上,传输和接收通道是分开的,可以更轻松地检测到冲突,并且速度稍快。
发送堵塞信号,以便每个连接的节点都记录碰撞。由于源自片段中各个点的传播堵塞信号的性质,传输需要具有最小长度。
编辑:IEEE 802.3 条款 8.3.1.5 中详细说明了 10BASE5 的确切碰撞检测级别(您没有具体询问):
对于接收模式冲突检测,MAU 的冲突检测阈值应在 –1448 mV 至 –1590 mV 范围内。非碰撞传输期间电缆上的实际直流电压最大值为 –1293 mV。–1448 mV 的阈值下限允许 55 mV 用于前同步码期间的发送端过冲和数据包其余部分期间的过滤脉冲响应。这些限制考虑了高达 12% 的碰撞检测滤波器脉冲响应。
10BASE2 的碰撞检测在第 10.4.1.5 条中有详细说明:
对于接收模式冲突检测,MAU 的冲突检测阈值应设置在 –1404 mV 和 –1581 mV 范围内。这些限制考虑了高达 8% 的碰撞检测滤波器脉冲响应。如果特定滤波器实现具有较高的脉冲响应值,则需要将 –1404 mV 的阈值下限替换为 –1300 mV × [1 + 脉冲响应]。
PS:所有共享的电子媒体都非常过时,仅具有历史意义。稍微更现代的变体使用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道,并且所有严重现代的变体额外使用全双工传输切换,没有任何冲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