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网络新手。我想问这个:
当传输设备(主机 A)希望向远程网络(LAN)上的主机(B)发送数据包时,(我知道数据报在下行时被每一层封装),我知道路由器只关心使用网络层的IP地址,但我不明白的是Cisco CCNA书说当数据包到达接收主机(B)的路由器时,帧的控制信息被剥离,数据包再次成帧发送到主机 B。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帧中的控制信息是什么?有什么改变?主机 A 的源硬件地址是否改变?如果是这样,如何?它被替换为什么源地址?
我可能听起来令人困惑,但我不明白整个框架主题的主旨。
我是网络新手。我想问这个:
当传输设备(主机 A)希望向远程网络(LAN)上的主机(B)发送数据包时,(我知道数据报在下行时被每一层封装),我知道路由器只关心使用网络层的IP地址,但我不明白的是Cisco CCNA书说当数据包到达接收主机(B)的路由器时,帧的控制信息被剥离,数据包再次成帧发送到主机 B。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帧中的控制信息是什么?有什么改变?主机 A 的源硬件地址是否改变?如果是这样,如何?它被替换为什么源地址?
我可能听起来令人困惑,但我不明白整个框架主题的主旨。
当第 2 层帧到达第 3 层设备(如路由器)时,会剥离第 2 层帧,以便路由器可以读取第 3 层信息。当路由器将数据包切换到新接口时,它会为新链路创建一个新帧。旧帧头中的信息(MAC 地址等)在帧被剥离时丢失,因此路由器创建一个新帧,其源地址为自己的 MAC 地址,链路另一端的 MAC 地址为目的地址。
这一切都假设中间链路类似于以太网,具有 MAC 地址。其他第 2 层协议可能在链路中,并且并非所有第 2 层协议都使用 MAC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