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连续变量(差异单位)解释风险比?

机器算法验证 连续数据 冒险
2022-03-08 15:15:11

我正在阅读一篇文章,其中显示了连续变量的风险比,但我不确定如何解释给定的值。

我目前对风险比的理解是,这个数字代表了在某些条件下[事件]的相对可能性。例如:如果吸烟导致肺癌死亡的风险比(二元事件)为 2,则吸烟者在监测时间段内死亡的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两倍。

查看维基百科,对连续变量的解释是风险比适用于差异单位。这对我来说对于序数变量(例如每天抽的香烟数量)是有意义的,但我不知道如何将这个概念应用于连续变量(例如每天抽的尼古丁克数?)

3个回答

假设比例风险(如在 Cox 模型中)并且每天吸烟的尼古丁增加 1 毫克的风险比为 1.02,那么这告诉您在监测的时间段内,吸烟 11 毫克的人比吸烟的人死亡的可能性高 1.02 10毫克。这同样适用于 12 与 11 mgs 等。如果您的连续协变量的单位太小而无法解释,则只需相应地对风险比进行取幂:吸烟 20 mgs 的人其中 (1.02)^10 = 1.22 死亡的可能性比吸烟的人高10 mgs 等(这是由 Cox 回归的乘法模型结构引起的。)

如果您的变量是克尼古丁(每天?),那么单位是 1 克尼古丁。如果您的变量以毫克为单位,则单位为 1 毫克。对我来说,后者听起来更合理,因为我怀疑 1 克尼古丁是相当致命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不是指离散的事物(如 sigaretes),而是指测量变量的单位(sigaretes 的数量,尼古丁的克或毫克,啤酒的升或品脱......)

默认情况下, Rrms包的cphsummary函数计算四分位数范围内的风险比。这可以相当容易地处理非线性(但不是非单调性)和交互,将几乎所有变量放在平等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