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尝试测试我的回归是否存在异方差性问题。运行回归后,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残差图有一个模式。在记录因变量的对数后,模式大大减少了。White 对原始公式的检验在转换前返回 0.0004 的 p 值(残差中具有强模式的模型),在对数转换后返回 0.08 的 p 值。
我可以看到第二个模型在图上的异方差性较小,但是如何解释 White 检验的结果?第一个值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拒绝在 (100-0.0004)% 的显着性处存在异方差,而在第二个模型中,我们可以在 95% 的置信度下拒绝它?
我正在尝试测试我的回归是否存在异方差性问题。运行回归后,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残差图有一个模式。在记录因变量的对数后,模式大大减少了。White 对原始公式的检验在转换前返回 0.0004 的 p 值(残差中具有强模式的模型),在对数转换后返回 0.08 的 p 值。
我可以看到第二个模型在图上的异方差性较小,但是如何解释 White 检验的结果?第一个值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拒绝在 (100-0.0004)% 的显着性处存在异方差,而在第二个模型中,我们可以在 95% 的置信度下拒绝它?
提出测试统计数据的原始白皮书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读物。我认为这段摘录在这里很有趣:
...原假设不仅保持误差是同方差的,而且它们独立于回归量,并且 模型是正确指定的......任何这些条件的失败都会导致统计上显着的检验统计量。
假设正确指定了模型,您的结果表明,对于未转换的情况,明显存在异方差性,而在对数情况下,在 5% 的显着性水平上没有异方差性,但在 10%。这意味着在对数情况下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因为测试“几乎”接受没有异方差的原假设。对我个人而言,这表明模型规范可能不正确,应该进行其他异方差检验。顺便说一句,White 在其文章中概述了替代测试:Godfrey、Goldfeld-Quandt 等。
这并没有回答如何使用测试的问题。但是,您应该知道,大多数经济学家通常从不进行这些测试——尤其是应用微观经济学家。相反,您只需使用 Huber-White 调整后的标准错误,它可以纠正错误术语分布中的各种错误说明。
这不是一个尖锐的“统计”答案,但这是大多数经济学从业者处理它的方式。Godfrey Goldfeld-Quant 或 White 的检验几乎从未被使用或讨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