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时间序列,想使用 AIC / BIC 来决定以下哪个模型最合适:
- A) AR(1),无高斯创新项常数
- B) AR(2),无高斯创新项常数
- C) AR(1),与 Student t 创新项无常数
- D) AR(2),与 Student t 创新项无常数
对于上述模型,在 AIC / BIC 中使用的正确参数数量是多少?
我在Matlab 文档中找到了对具有高斯分布的 ARMA(p,q) 模型的以下解释:“计算每个拟合模型的 BIC。模型中的参数数量为 p + q + 1(对于 AR 和 MA系数和常数项)。”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没有为同样估计的高斯分布的方差添加参数。特别是如果创新项是学生 t 分布,我假设学生 t 分布的附加“自由度”参数需要在 AIC / BIC 中考虑?
我直观地会选择多个参数,A 为 2,B 为 3,C 为 3,D 为 4,但如果方差为不计为参数(如在 Matlab 示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