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集中路由。即使主机共享一个网络接入点,所有 VLAN 间流量也必须通过核心。在网络边缘执行 vlan 间路由会更有效。可以在边缘进行路由,但需要在核心上保留一个 L2 域。是否有任何数据中心架构可以在单个 L2 域中提供分布式 L3 转发?
分布式 L3 交换
这个问题中的很多内容都非常像思科,让我们回拨一下并消除一些神话般的假设。
1.我需要在核心做Layer 2
除非您的硬件能够做到这一点;您可以完全自由地在核心中的所有内容之间建立点对点(链接/端口通道)并启动 OSPF/ISIS 邻接,这可以说优于核心中的大型 L2 域,因为您现在无法造成 L2 循环自己预防;拓扑更改现在将由您的 IGP 处理。如果您需要多路径,ECMP 会代替 GLBP 之类的东西。
2. 传统DC架构集中路由
取决于您所说的“传统”是什么意思 - IPv4 是“传统的”分类,现代 IPv4 不是。同样,现代数据中心架构将使设备之间的绝大多数非访问链路通过 L3 传输流量,因为从安全和性能的角度来看,您希望最小化广播域的大小并避免依赖 L2 环路当拓扑发生变化时,它往往会比 L3 协议更长时间地影响流量流(不考虑最近的开发,例如 SPB 和 TRILL)
3. 广播/多点域之间的流量必须发生在核心
同样,这取决于您拥有的硬件;如果您的分布层能够与您的核心进行 L3 转发,并且恰好是您希望在其间路由流量的特定域的终止点,则没有合乎逻辑的理由将该流量发送到核心仅用于发送退后,退下。
那么,考虑到所有这些,为什么大型、扁平的 L2 网络仍然如此普遍?因为它“简单”,不需要太多思考。设置多区域 OSPF 并通过适当配置链路成本来确保整个网络的最佳路径是一个出色的架构,但这需要您思考。旋转几个 VLAN,使用 GLBP 之类的东西并让生成树“做自己的事”不会。然而,真正的 WTF 是一个体面的 L2 设置应该像 OSPF 一样具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STP 配置。
您很可能不得不使用较新的覆盖网络之一或使用 Plexxi 的交换机。我相信您可以通过传统方式找到某种方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我不确定它的稳定性如何。
TOR 的 L3 肯定并不少见。大多数较大的 DC(Google 的、Facebook 的)运行 L3 到 TOR,但它们也有非常出色的编写应用程序,不需要 VMotion/L2 从故障中恢复。
听起来您的要求是更多的 SMB 和大多数虚拟化 DC 的类似痛点。如果是绿地部署,我强烈建议您查看 Plexxi 的产品。如果不是,那么叠加层可能适合您。
HP 的 IRF 与您所说的有些相似,尽管可能与您建议的方式不同。它呈现单个系统映像,但交换和路由分布在其节点之间。因此,如果启用路由并且交换机从 ARP 和 MAC 表中知道目的地在同一交换机上,则它不会遍历 IRF 堆栈的主干。但这更像是拥有分布式核心而不是拥有两层或三层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