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个叶脊网络,所有服务器都在同一个子网上,比如 10.10.0.0/16,我是否需要路由器(或 l3),因为一切都在同一个网络上并且网络是平坦的?
无路由的Leaf-Spine网络
我是否需要路由器(或 l3),因为一切都在同一个网络上并且网络是平坦的
从技术上讲,不 - 如果所有节点都驻留在该平面网络中。
然而,由于有限的扩展性和任何 L2 问题的潜在传播,如此大的子网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核心分布链路应始终路由 (L3) 而不是交换。在当前的实践中,分发访问链路也越来越多地成为 L3,这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大多数情况下,L3 交换机用于核心和分布之间以及分布和接入之间。
对于较小的网络(和子网),您将使用折叠核心拓扑,其中接入交换机直接连接到核心。同样,好的做法是路由这些链接。
使用路由而不是桥接链接可以提高总体可扩展性(当在整个网络中传播每个 MAC 地址不切实际时)、总吞吐量(与 STP 阻塞冗余链接相比,您可以使用等价多路径路由)和弹性(与 R/MSTP 相比,复杂网络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上可以更快地进行故障转移)。
最短路径桥接大量借鉴了 ECMP,并且在 L2 场景中的扩展性明显更好。然而,业界还没有完全适应标准交换机,因此采用 ECMP 的 L3 目前是一种更好、更面向未来的方式。
总而言之,L3 与 L2 取决于您考虑的可扩展性级别。一个有几百个节点但没有增长的网络(你确定吗?)通常在扁平的 L2 设计中运行良好。
从技术上讲,您不需要支持 L3 的交换机或路由来构建具有脊叶特性的网络,但您需要多机箱链路聚合功能。
使用支持 MLAG 的平台(例如带有 VPC 的 Cisco Nexus 系列),您可以构建具有通常预期的主要功能的叶脊拓扑,仅使用基于 L2 报头的传统数据包交换(嗯,通常是以太网) ,无需运行封装覆盖(如 VXLAN),也无需控制平面(如 BGP EVPN):
- 所有的叶子都与所有的刺相连
- 所有链接转发(无 STP 阻止链接)
- 通过添加更多叶子来增加整体容量
- 通过添加更多(并行)叶到主干链接来增加整体带宽
- 从任何叶子到任何其他叶子的转发跳数始终很低
有几个问题:
- 通过添加更多脊来增加整体带宽可能是一个挑战,als MLAG 设置通常仅限于成对的设备。
- 刺是一对 MLAG,不像 L3 刺和叶子那么独立
- 给定的 MLAG 实现存在一些供应商锁定。
- (大型)交换域的基本行为和操作仍然相同:您应该保持生成树的形式运行,您应该正确设置您的 STP 根,您将看到 MAC 地址学习,MAC 地址表的刷新拓扑更改(添加新叶子)、未知的单播泛洪,您将不得不处理多播(IGMP 侦听)。
[插件 1]
第 3 层/路由的脊叶设计通常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和弹性,并且可以容忍(在一些性能下降的情况下)脊上的故障(仅使用一个脊即可存活)、叶子/脊链接上的多个故障等。
对于基于 MLAG 的 L2 设计,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供应商内置到其 MLAG 功能中的功能和弹性功能。仅 Cisco 就拥有(至少)三种允许 MLAG 的技术(StackWise、VSS、vPC)。请务必深入了解您的供应商和平台如何处理其 MLAG 产品中的数据和控制平面分离,以及故障如何影响给定平台。
[/插件 1]
真正的“Leaf Spine”拓扑是一种路由设计,每个叶子都应该是它自己的 L2 域(或多个)。您可以将叶脊“外观”架构作为单个 L2 运行,但它只会看起来像叶脊,而不会像叶脊那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