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发现您所说的以太网插座实际上是那些较小路由器上的交换机。
出于同样的原因,思科对 SOHO 类型的设备(例如 867VAE)也做同样的事情。
[编辑从这里重写]
使用 2811,您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添加开关模块,例如 HWIC-4ESW。交换机以太网端口也称为二层端口,它们关联到一个 VLAN(默认为 VLAN 1),可以设置为中继端口、接入端口等。对于类似开关的行为,这些预计会更快。
您还可以添加更多“第 3 层”接口,例如 HWIC-2FE。它们具有 IP 地址、访问列表等。预计这些路由行为会更快。
有点令人困惑的是,两种类型的接口都以相同的方式编写,但是,例如,如果您将 IP 地址放在 L2 接口上,则会出现错误:
gw(config)#int fastEthernet 0
gw(config-if)#ip address 1.2.3.4 255.255.255.0
% IP addresses may not be configured on L2 links.
如果你需要说,四个接口从 192.168.0.1/24 到 192.168.3.1/24,带有路由和访问控制列表,NAT 等,那么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以明显的方式使用大量 L3 接口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使用带有大量 VLAN 的交换机端口 [编辑:将此更正为正确的配置,来自 15.2 的 867VAE]
interface FastEthernet0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
no ip address
interface FastEthernet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1
no ip address
...
interface Vlan100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interface Vlan1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在不同的路由器上,如何制作 VLAN 会有所不同。在具有内置接口的 2811(在 15.1 上测试)上,您可以使用带有 VLAN 的外部交换机,并使用如下所示的“子接口”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no ip address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100
encapsulation dot1Q 100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101
encapsulation dot1Q 1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在这些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取决于您拥有的硬件。有时存在性能复杂性或微妙的限制,例如机箱的最大以太 HWIC。我的理解是,一些支持 L3 的 Cisco 接口可以进入 L2 模式,他们通过switchport
命令输入;但有些需要“子接口”,见下文。
一种极为常见的结构有时被称为“棒状路由器”。一个路由器配置一个L3通向Internet,一个设置为一个通向交换机的中继端口。交换机有很多VLAN;路由器有很多interface vlan
线。
还要注意所谓的“第 3 层交换机”,它是一个带有路由器的交换机,可以在配置中启用。带有交换机的路由器和带有路由器的交换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工程重点之一;出于许多目的,这只是一个问题,哪个拥有您想要的接口,也许还有路由协议和更高级别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