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了解了注册商级别的域名锁定。我很难理解它是什么,我发现它是一种防止通过转移进行域名接管的保护措施。
现在,我还发现了几个主要网站的未锁定域。
但是,即使不了解锁定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它是否允许接管(甚至根本不构成威胁,因为我找不到支持的 tld 列表)。
我目前的情况是whois中只有服务器状态代码,而不是客户端状态代码。
我刚刚了解了注册商级别的域名锁定。我很难理解它是什么,我发现它是一种防止通过转移进行域名接管的保护措施。
现在,我还发现了几个主要网站的未锁定域。
但是,即使不了解锁定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它是否允许接管(甚至根本不构成威胁,因为我找不到支持的 tld 列表)。
我目前的情况是whois中只有服务器状态代码,而不是客户端状态代码。
锁定域是需要跳过额外的箍以更改所有权的域。锁定由域的所有者请求并由域的注册商实施。
从历史上看,转移域的所有权需要像授权联系人之一在签名文件中传真。而且,信不信由你,有些人会欺诈性地签署文件并将其传真进来,以便他们可以窃取域名。它被称为域名劫持,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我的公司在 2000 年左右发生了这种情况,我们的律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让 Network Solutions 相信该域已被欺诈性转移,并且应该归还给我们。
域锁定意味着注册商必须在进行更改之前解锁域,因此它们会被触发以对转移进行额外的审查。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这只是让他们“做他们的工作”......
意外后果定律意味着域名锁定成为注册商战争中的武器。随着新的注册商上线并试图从(更昂贵的)旧注册商那里获取业务,域所有者被敦促锁定域,其未说明的目标是使从一个注册商跳到下一个注册商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在Network Solutions注册的每个域“都启用了免费的域保护功能”。
您最大的问题似乎是域名劫持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吗?
是的,但相对于您的域的价值。例如,“ sex.com ”是一个有吸引力且有利可图的目标(链接到文章,而不是命名域)。其他域的价值会更低。
更新
我无法找到查询 ICANN 以找出哪些 TLD 支持域锁定的方法,但我能够在注册商网站上找到这个(非常全面的)列表,表明 .co 确实支持域锁定:
而且,如果您访问.co whois 服务器,您会看到为其域列出了锁定属性:
对于该列表中列出的至少两个不支持域锁定的 TLD(.cn 和 .uk),我提取了几个域的 whois 详细信息,但没有发现任何指示域锁定的EPP 状态代码的迹象。(作为一个消极的推论,这是有限的使用,但它战胜了矛盾)。
转移锁定意味着注册机构(例如 .co、.eu 等)不会转移域名,也不会释放转移代码。使用代码传输也不行。要解除锁定,您必须进入域管理面板,使用注册商正在使用的身份验证解决方案(例如:一次性代码)并解除锁定。然后转移可以正常进行。仅当注册商锁定域以强制保留客户时才允许手动干预(ICANN 不允许这样做)
但是,有些锁总是需要人工干预,并且可以在 whois 中以相同的方式指示,因此公众无法看到施加了哪种类型的锁。例如,当域存在持续争议时,或者如果域由于滥用(例如:网络钓鱼)而被锁定,或者如果法院决定应该锁定/扣押该域,则这些锁定是
clientUpdateProhibited 是另一种类型的锁,通常需要人工干预。它是您无法通过注册商控制面板应用的锁。
创建 TLD 锁是为了防止以下情况:
> Modification of the domain name, including:
> Transferring of the domain name
> Deletion of the domain name
> Modification of the domain contact details
根据“注册商锁定”状态代码。它有利于将其作为服务付费的公司(例如,除非授权被证明,否则阻止某人对域做任何事情),并已被执法机构和注册商用来接管与恶意行为相关的域(例如,恶意软件、 APT 等威胁等)。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劫持和撞击。见ICANN对此。它也被一些注册商滥用,例如,Register.com 用来锁定您的域是否喜欢(不确定他们是否仍然这样做)。除非取消锁定,否则您将被迫继续在 Register.com 重新注册(每 .com 一次 35.00 美元),而不是转移到价格较低的注册商。唉,正如回答的那样,它主要是为了保护域所有者免于失去他们的域而创建的。
为清晰/逻辑编辑
如果原始发布者的意思是:“注册商锁会阻止我接管域吗?!?!”,注册商锁不会反对“接管域”。(通过接管,OP 意味着黑客攻击)。我引用:“我不知道它是否允许接管”你想接管什么?域?或者域所在的服务器。两种不同的东西。注册商锁定在等式的技术方面没有任何作用。如果说存在 PHP 漏洞,它们不会保护域不被“接管”。注册商锁定仅适用于RIR之间,并针对技术漏洞提供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