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伪装是冒充虚假身份,重播也是一样,未经授权的人使用授权人的凭据来获得特权。那么这两个术语有什么区别?
伪装攻击和重放攻击的区别?
这两个术语在同一级别上没有含义。伪装(或冒充;这两个术语是等价的)是任何攻击,其中攻击者的行为(发射数据包等)就好像他是系统中的某个其他用户或实体一样。重放攻击是攻击者简单地发送先前由其他用户发送的数据元素(例如数据包)以希望重现效果的攻击。
因此,“重放攻击”通常是一种特定的模仿;或者您可以将重放攻击视为一种用于实施模拟攻击的工具。
为了尝试更直接地回答您的问题,模拟攻击可能是重放,也可能是其他类型的攻击。(例如,中间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合法信息来冒充客户,而不是简单地重播以前记录的会话。)
类似地,重放攻击可能与冒名有任何关系,也可能没有任何关系。虽然许多重放攻击可能基于尝试模拟先前的请求,但如果没有在加密通信中使用适当的 IV,则重放攻击也可用于将不正确的信息注入流中,而无需实际模拟用户。相反,它只是劫持了一个合法的行为。
所以简而言之,这两个术语经常相关是正确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重播来模仿,但这并不是这两个概念的唯一用途。
在 STRIDE(安全威胁)中:
“欺骗是试图通过使用虚假身份来访问系统。这可以使用被盗的用户凭据或虚假 IP 地址来实现”。[1] 是指对身份验证的攻击。
因此,在我看来,伪装成具有特权的人是一种欺骗,而回复攻击是指篡改(影响完整性)。
“篡改。篡改是对数据的未经授权的修改,例如当它在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上流动时。”[1]
伪装攻击是一种使用虚假身份(例如网络身份)通过合法访问标识获得对个人计算机信息的未经授权访问的攻击。如果授权过程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它可能会极易受到伪装攻击。
伪装攻击可以使用被盗的密码和登录,通过定位程序中的漏洞,或者通过寻找绕过身份验证过程的方法来实施,
重放攻击是一种网络攻击,恶意节点可能会重复数据或延迟数据。这可以由拦截数据并重新传输它的发起者来完成。
假设节点 S 想向 R 发送一些数据。为此 S 必须向 R 证明他的身份。这样 S 将他的密码发送给 R 以进行识别。当时,攻击者 a 截获了 S 的密码,并在被要求提供身份证明时将自己呈现为 S。A 发送从上次会话中读取的 S 密码,R 接受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