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承认对于什么介质中存在什么等级的磨料有点迷茫
有点不确定什么等同于什么是司空见惯的,甚至完全混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不能相信比较砂砾指南。即使对磨料石比较图表进行粗略调查,您也会发现一些不一致之处。
您可能会怀疑这是“您不能相信互联网上的东西”的一个例子,但不幸的是,它比这更普遍,因为印刷出版的指南也是如此,包括制造商自己的指南。因此,尽管任何给定产品的定义粒度更值得信赖(但也不完全可靠),但必须非常小心地接受任何比较信息作为确定性信息。
这里有两个图表给出了比较粒度:
[来源:诺顿目录]
[来源:截取自 Bladeforums 上的图表]
正如你所看到的,他们同样同意和不同意。还值得将这些与 rob 的答案中链接的图表进行比较。
以及两者与仅以名称提及的任何天然石头相比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锐化介质,就像木材一样,本质上是可变的。对于像 Soft Arkansas 或 Belgian Coticule 这样的石头,任何给定的砂砾等级都应该被视为一个近似值。
除了表观粒度的一些差异之外,它们的切割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粒度与基质比例等差异以及石头内部粒度的变化(几乎总是存在混合物,有些或最粗的颗粒中的许多较小的颗粒)。追溯到 19 世纪的书籍提到了可变性,例如,您可能会发现更精细的石头的“快速切割 [示例]”。
每个制造商或介质对“精细”和“超精细”的定义似乎都不同,并不是所有的都给出了磨料刻度上的数值,这可能使它们具有可比性……
非常真实。即使对于相同类型的磨刀介质,两家制造商在同名产品中的磨粒尺寸也可能略有不同。FWIW 并且只是从偶然的观察来看,这似乎从市场的细端到粗端相当均匀地分布。
真的只是“按数字走,对优势满意就停下来”吗?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但这有点误导,因为事实是大多数人在某些或所有时间都过度锐化。
最好采用 KISS 方法进行锐化,不要过度思考(在西方很常见)。首先,目标是什么?研磨两个面以在锐边处相遇,理想情况下半径为零。边缘越精细,不规则性越少,越锋利。
如果牢记这一点,那么适当地锐化就会简单得多。将锐化和珩磨的概念分开也很好。
锐化是边缘的创造。锐化适用于还没有适当边缘的新工具,并且需要从头开始创建边缘(请原谅双关语)。
珩磨是边缘细化。珩磨是磨刀的最后一步,但当你的刀、凿子或刨铁失去锋利的刃口时,它应该是唯一需要的步骤。所以珩磨是你在两次锐化之间所做的,这意味着实际上大多数“锐化”实际上是珩磨(或应该是),因为你可以在两次锐化之间珩磨几十次,所以它的频率要高得多。
如果你磨练得很好,而且频率足够,你可能需要每年或更少磨练一次。
珩磨时,您甚至不应该看一眼较粗的磨刀介质,事实上,中等磨石通常比边缘需要的更具侵略性。使用一块精细的石头或金刚石板,然后是一个 strop,或者如果使用水石,则使用精细和超精细的石头,通常应该绰绰有余。
事实上,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您可以只通过 stropping 来磨练。一个不够锋利的边缘可以在 20 到 30 秒内通过划线恢复到剃须锋利,这通常用雕刻刀完成,应该更常见于凿子和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