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使用的是有刷直流电机,因此您不一定需要 H 桥作为驱动器。只有两种情况真正需要 H 桥;需要对电机进行外部换向(例如考虑无刷 PM 电机)或需要反转。这些似乎都不适用于这里。使用单向或单象限驱动 (SQD) 将大大简化您尝试执行的操作。
您正在考虑使用的 FET (2SK4033) 与可用的驱动电压不太匹配(Andy 已经指出了原因),稍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选择 FET。
使用单象限驱动器 (SQD) 驱动有刷直流电机
大多数情况下,这将是关于选择 FET 作为控制元件。我们假设只有一个旋转方向,这意味着单象限驱动 (SQD) 就足够了。对于 SQD,可以使用 P 沟道或 N 沟道 FET。N 通道部分将是低侧开关,而 P 通道部分将是高侧开关。边缘将进入 N 通道部分,因为驱动电路会更简单(少一个反转),给定裸片尺寸的传导损耗更低,并且更容易找到低 \$V_{\text{th}}\$单位。这是使用 N 沟道 FET 的基本 SQD 的示意图。
它可能看起来不像,但这只是一个降压功率调制器,就像用于驱动电流通过 LED 的那种。只有在这里,不是与电感串联的 LED,而是电机 EMF (\$V_{\omega }\$) 和绕组损耗 (\$R_{\text{wind}}\$)。\$R_g\$ 是总栅极电路电阻,包括驱动器、互连和 FET 封装中的电阻(选择 100 欧姆值只是为了方便,没有真正的原因)。\$R_{\text{pd}}\$ 是一个下拉电阻,只是为了在上电时保持 FET 关闭。\$V_b\$ 是电池电压。\$V{\text{drv}}\$ 是来自 FET 驱动器的电压。
电流、电压和部分功耗基本上是降压的。为简化起见,我们假设电机纹波电流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于小于电机电流 10% 的纹波电流几乎是正确的。对于电机电流 (\$I_m\$) 和给定的 PWM 占空比 (DC),会有 FET 电流(峰值 \$I_{d-pk}\$, rms \$I_{d-rms}\$)和二极管电流(平均 \$I_{\text{cr-ave}}\$)相关为:
- \$I_{d-pk}\$ = \$I_m\$
- \$I_{\text{d-rms}}^2\$ = DC \$I_m^2\$
- \$I_{\text{cr-ave}}\$ = (1-DC) \$I_m\$
选择 FET 的基本标准(选择 FET 的 ABC):
- \$V_{\text{DS}}\$ > \$1.5 V_{\text{B-max}}\$
\$V_{\text{DS}}\$ 不应该更低,但也没有必要更高。事实上,更高电压的部件具有更大的裸片,并且封装尺寸要高于约 55V。
\$V_{\text{th-max}}\$ < \$\frac{V_{\text{Drv-min}}}{3}\$
以这种方式选择 \$V_{\text{th-max}}\$ 将充分利用零件的 \$R_{\text{ds}}\$。
\$\text{$\Delta $T}_{JA}\$ < 50C
升温真的很重要。它解释了所有损耗……传导损耗、栅极损耗和开关损耗。
样品部件选择基于 3 个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 \$V_{\text{B-max}}\$ = 3.7V 和 \$V_{\text{Drv-min}}\$ = 3.3V,寻找具有 \$V_ 的 N 通道部分{\text{DS}}\$ > 5.6V 和 \$V_{\text{th-max}}\$ < 1.1V 并且猜测 \$R_{\text{DS}}\$ 约为 40mOhms进入球场。我把它放到了 digikey 屏幕上,但任何类似的供应商都可以。几个部分出现了。由于您提到的部分是东芝,因此选择其中一个进一步研究。
- SSM3K123TU:\$V_{\text{DS}}\$ = 20V,\$V_{\text{th-max}}\$ = 1V
下一步是计算热量上升。这部分能承受什么样的功率,仍然有不到50C的上升?这是一个小零件,2mm X 2.1mm。查看数据表中的热阻图(表 5,曲线 c),我们看到安装最少的部件 \$R_{\text{th}}\$ 收敛到 500C/W。因此,对于 FET 中的 50C 上升功率,必须将总功率限制在 0.1W 才能使零件可接受。FET 中的功率是传导损耗和开关损耗的总和:
\$P_T\$ = \$P_{\text{cond}}\$ + \$P_{\text{sw}}\$
在哪里
\$P_{\text{cond}}\$ = \$R_{\text{ds}}\$ DC \$I_m^2\$
\$P_{\text{sw}}\$ ~ \$\frac{1}{2} I_m V_b F_{\text{PWM}} \left(\tau _f + \tau _r\right)\$
当 FET 切换时,这一切都发生在米勒高原。要打开 FET,随着 \$V_{\text{gs}}\$ 的增加,\$V_{\text{ds}}\$ 将在某个点开始下降。这就是米勒高原的开始。\$V_{\text{gs}}\$ 将停留在该电压(米勒高原电压 \$V_{\text{mp}}\$),直到 FET 开启并且 \$V_{\text{ ds}}\$ 达到 0V。发生这种情况所需的时间是开关波形的下降时间。
这就是 SSM3K123 的米勒高原。看到那里用红色圈起来了吗?看起来它的宽度约为 4nC。因此,FET 切换所需的时间与栅极驱动电路(通过位移电流)处理 4nC 米勒高原电荷 (\$Q_{\text{mp}}\$) 所需的时间相同。驱动程序中的电流将由 (\$V_{\text{mp}}\$ - \$V_{\text{drv}}\$)/\$R_g\$ 确定。也近似认为 \$V_{\text{mp}}\$ 是 1/2 \$V_{\text{drv}}\$,因此:
\$Q_{\text{mp}}\$ = \$\frac{\tau V_{\text{drv}}}{2 R_g}\$ 或 \$\tau \$ = \$\frac{2 R_g Q_{\text{mp}}}{V_{\text{drv}}}\$ = \$\frac{2(100 Ohms) \text{(4nC)}}{\text{3.3V}}\$ = 242nSec
是时候进行一些操作假设了。 环境温度为 50C(因此最大 FET 芯片温度为 100C),PWM 频率为 20kHz(因为可以听到较低的频率,而 5kHz 到 10kHz 真的令人讨厌),占空比 (DC) 为 90%,电机电流 (\$ I_m\$) 为 1.2A。从数据表第 3 页上的 \$R_{\text{ds}}\$ 与温度曲线,我们看到在 100C 时,\$R_{\text{ds}}\$ 为 33mOhms。现在我们准备计算 FET 中的功率损耗。
\$P_T\$ = \$0.9 \text{(33mOhm)} \text{(1.2A)}^2 \$ + \$\text{(3.3V)} \text{(1.2A)} \text{( 242nSec)} \text{(20kHz)}\$ = 36mW + 19mW = 55mW
因此,在这些条件下,FET 的热量上升约为 100mW 极限的 1/2。事实上,\$I_m\$ 可能是 1.65A,而 FET 仍将处于热升预算之内。
松散的末端
将驱动电路和开关靠近电机。
虽然微控制器可以直接驱动 FET,但保护微控制器的驱动器是一个好主意(类似NC7WZ16的东西可以在这里工作)。
栅极电路电阻成为阻抗匹配的练习。最低的门电路电阻应该是门电路寄生L和FET的特性阻抗\$C_{\text{iss}}\$。这是一个较早的问题,该问题更详细,可能会有所帮助。
选择与 FET 额定电压相同且额定电流高于最大 \$I_m\$ 的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的损耗较低,但如果 FET 占空比 > ~70%,则使用开关二极管代替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