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极管压降和电阻位置的基本问题

电器工程 二极管
2022-01-20 22:27:54

我是新来的,对电气工程也很陌生,所以还没有花哨的东西,仍在修补电阻、LED、电容和电池等基本组件。我想我赶上了传统 + 和 - 的不好的一面,所以我想提出几个问题。

我正在阅读 Kybett 和 Boysen 的这本书“全新电子自学指南,第 3 版”,以记住我到目前为止所学的内容。在关于二极管的第 2 章中,我偶然发现了二极管中电压降的想法。在一系列电阻器中,它非常简单,它是电阻器值的比率,更高的值会降低更多的电压,等等。

但是当在电阻后引入二极管时,必须先用二极管的压降降低源电压,然后才能测量每个电阻的新压降。为什么会这样?当当前从+到-时,先倒数是不是很奇怪。

我还看到了几个在阳极之前引入电阻器的例子,我认为这是合乎逻辑的,并且在阴极之后引入,这很奇怪,因为电阻器用于限制进入 LED 的电流,但实际上,两者都做得很好(我尝试了两种方式)。这是因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吗?因为PN结、孔和p的东西?

更新(Anindo 要求): 这是 googlebook 中的书页

以前以简单系列解释的页面已经消失。如需整本书,您可以在此处查看第 47 页(或 71/450,第 2 章从 59/450 开始) (如果违法,请编辑此内容)

3个回答

结型二极管由单晶半导体材料构成,该单晶已被改变以形成 PN 结。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半导体介于导体(金属元素)和非导体(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来说,纯(本征)半导体是一种在其外壳中具有 4 个电子的元素,并且在电学上毫无用处。它既不是良好的导体,也不是良好的绝缘体。第一个半导体使用锗。今天的设备使用硅。

半导体材料有用的原因是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或掺杂(非常)少量其他元素来轻松改变它们的电性能(尤其是电导率)。这些掺杂原子适合晶格,但它们不同的电子结构会改变电流流过材料的方式。

制造 P 型和 N 型半导体。

N 型有很多“额外”电子,因为掺杂剂在其外壳中有 5 个电子 - 比(本征)半导体多 1 个。

类似地,P 型在外部电子壳层中具有间隙或,因为与(本征)半导体的 4 个相比,掺杂剂仅作为 3 个电子。

当制作 PN 结时,“中间”的材料既不是 P 型也不是 N 型,因为所有自由电荷载流子都被扫到一侧或另一侧。这称为DEPLETION层。(有点像两支敌军之间的无人区)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该耗尽层是二极管两端电压降的来源。

为了让电流(电荷流)通过二极管,电荷必须“跳过”这个障碍(它比这更具技术性,但让我们保持简单)。它需要额外的能量来做到这一点。

现在能量是电荷x电压。电荷的值是固定的 - 它只是电子电荷 - 1.602 X 10^-19 所以唯一可以穿过屏障的电荷必须具有超过屏障的能量。由于电荷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只谈势垒电压。对于硅,这大约是 0.6 伏。对于锗来说,这大约是 0.2 伏。

屏障就像一个 0.6V 的小电池,与电流反向连接。(常规电流 - 正到负)。您只能在电流流过二极管时进行测量。

光电二极管可以产生实际电压,但这是另一回事。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这意味着对于电路中的每个二极管,当它们导通(正向偏置)时,我们将损失 0.6V。(这随着当前值略有增加)

在带有电阻的串联电路中,电阻位于二极管之前还是之后并不重要通过电阻和二极管的电流是一样的。电阻器和二极管上的总压降将相同。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发光二极管电压降(约 1.5V - 3.0 V)比“普通”二极管大得多。它使用这种额外的能量来输出光。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考虑二极管的一种方法是二极管只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器。如果您对其施加低电压(低于约 0.6 V),则其电阻非常高。如果您对其施加高电压(高于 0.6 V),则其电阻非常低。

所以当你把它和一个电阻串联时,你就有一个电阻分压器,但你还不知道二极管是处于高阻模式还是低阻模式。如果它处于高电阻模式,则通过它的电流很低……所以通过另一个电阻器的电流也很低。所以另一个电阻上的压降很低......所以二极管上的压降必须很高(因为两个电压必须加起来到源电压)......哎呀,它不能在高 -电阻模式。

如果二极管处于低电阻模式,则通过它的电流很高,因此通过另一个电阻器的电流很高。所以另一个电阻上的电压很高,这意味着二极管上的电压必须很低。哎呀,二极管也不能处于低电阻模式。

由于二极管不能处于任何一种模式,它必须位于它们之间的边缘……在串联电阻允许的任何电流通过它的情况下,它必须正好位于 0.6 V。

至于电阻是接在二极管的阳极侧还是阴极侧,都无所谓。就像任何两个电阻一样,流过它们的电流只取决于两个电阻的总和,而不是它们连接的顺序。

电阻器上的电压降取决于流过它的电流。无论流过它的电流如何,二极管上的电压降(处于正向偏置状态)都接近恒定。

这是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图。电压绘制在 x 轴上,电流绘制在 y 轴上。该图是指数曲线。从该图中得出的关键思想是,在二极管两端出现小电压之前没有电流流动,此时几乎任何电流都会在二极管两端产生接近相同的电压。

例如,查看 3 A 电流通过二极管时产生的电压。从该图中,它看起来接近 3 V。电流增加到 4 A 只会将电位差增加到 ~3.05 V。实际上,大多数二极管在大约 0.7 V 时达到正向偏置。因为电压随电流变化很小,所以对其功能的良好近似只是假设当它们正向偏置时电压降始终在 0.7 V 左右。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如果你想深入挖掘,这种效应是半导体非线性的结果。二极管也称为“pn 结”,搜索该术语应该可以为您提供有关发生这种情况的机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