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确定您在哪里读到曲线设计用于此目的,即路径长度匹配。从我能找到的唯一一个地方,在RFID 波浪形天线中故意使用波浪线(就像你画的那个);而且您可能不想在您的板上构建其中一个!
下面是我读过的一本书(Jacob et al. Memory Systems)中路径长度匹配的示例。那里有一两条弯弯曲曲的路径,但最多只有一两个句点。那里显示的模式似乎更喜欢“曲线”的高幅度,因此它的周期/重复次数较少。那里显示的大多数其他路线都以某种方式加长,但不是通过曲线。那里使用的最常见的延长方法似乎是制作五边形 U 形转弯(这是我刚刚编造的一个术语,因为我不知道已建立的一个),因此外部多段线自然比内部多段线长。我不知道使用什么软件来生成这些设计(但这是一个好问题)。

经过更多搜索,当应用于迹线长度匹配时,波浪线的一个贸易术语似乎是“蛇形迹线”。
我找到了一篇讨论这些问题的文章: Barry Olney的 A New Slant on Matched-Length Routing ……嗯,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关于提出蛇形的替代方案,但在进行比较之前它确实有一些背景。然而,在我看来,那篇文章中显示的非常长的蛇形是用于演示/对比目的。在我的计算生涯(20 多年内)中,我已经看到至少有两打网卡模型密切相关,我不记得在他们的任何 PCB 上注意到像你的(或那篇文章中的那个)这样明显的曲线......现在它可能存在于不可见的内层(在少数几个有两个以上的板上)。一些卡确实将它们的差分信号路由在内层,带状线上。
有了这个曲折的术语,事实证明它们是标准的教科书主题。Thierauf 的理解信号完整性这本书有几页。替代术语是(根据该教科书):“曲折或长号痕迹”。如果我做对了,周期数将被最小化,因为每个周期都会导致 U 形转弯之间的串扰产生的梯形波形,如下面的上述教科书摘录。这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
.
这本书还说这只是一个近似的解决方案,需要一个“3D 场求解器”来完全模拟真实行为;例如,信号实际上在蛇形中的传播速度比 2D 走线长度所指示的要快。我正确地直觉了这本书将从该图表中得出的建议;在下面引用它:
因为最大耦合电压随着蛇形管中的段数而增长,所以在布置蛇形管时,最好使用较少数量的长段而不是更多数量的短段。更少的段也意味着更少的拐角和更少的时序和阻抗不确定性。由于这些原因,段应该很长(通常大于信号上升时间)并且数量很少。此外,由于随着迹线紧密堆积在一起串扰会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段之间的间隔来减少梯形。
最后,该书还提到在蛇形线段之间放置接地保护走线,以(进一步)减少由串扰引起的阶梯。这本书还列出/引用了一些关于这个蛇形问题的更深入的论文:
- Wu, R. 和 F. Chao,“蛇形延迟线中的梯形波”,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B 部分,Vol。18,第 4 期,1995 年 11 月,第 644-650 页。
- Rubin, BJ 和 B. Singh,“电路板曲折线延迟研究”,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Vol。48,第 9 期,2000 年 9 月,第 1452-1460 页。
- Orhanovic, N. 等人,“PCB 互连中微带曲折的表征”,第 50 届 IEEE 电子元件和技术会议论文集,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2000 年 5 月 21-24 日,第 508-512 页。
- Shiue, G., et al., “Improvments of Time-Domain Transmission Waveform in Serpentine Delay Line with Guard Traces”,IEEE 国际电磁兼容性研讨会,EMC 2007,夏威夷州檀香山,2007 年 7 月 9-13 日,第 1 页–5。
- Nara, S. 和 K. Koshiji,“多层超屏蔽曲折线的延迟时间特性研究”,IEEE 国际电磁兼容性研讨会,EMC 2006,卷。3,俄勒冈州波特兰市,2006 年 8 月 14-18 日,第 760-763 页。
在更实用的说明中,NXP 有一个应用说明DisplayPort PCB 布局指南(AN10798),它在第 4-6 页涉及跟踪长度数学的几个方面。他们推荐下图所示的蛇形设计,它也遵守其他规则,例如不允许差分对之间的距离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