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冲刺卷

本试卷为2023年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冲刺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接地是防止静电事故最常用、最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由于静电本身的特点,静电接地与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静电接地技术要求的是( )。
A、将现场所有不带电的金属杆连接成整体
B、装卸工作开始前先连接接地线,装卸工作结束后才能拆除接地线
C、使防静电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D、防静电接地在一定情况下可与电气设备的接地共用
(  D  )
2、风铲作为一种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工具,属于( )。
A、手持转动工具
B、固定轮转工具
C、农用机械
D、锤打工具
(  A  )
3、工人作业地带的高频电磁场主要来自高频设备的辐射源。其中,( )是工人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
A、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B、高频振荡管
C、高频电容器
D、电感线圈及馈线
(  C  )
4、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决定的。按构件材料燃烧性能的不同,建筑构件分为( )。
A、易燃烧体、可燃烧体、难燃烧体
B、易燃烧体、可燃烧体、不燃烧体
C、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D、易燃烧体、燃烧体、不燃烧体
(  A  )
5、下列不属于表面缺陷探伤技术的是( )。
A、超声探伤
B、磁粉探伤
C、渗透探伤
D、涡流探伤
(  B  )
6、防止管道等设备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是( )。
A、绝缘
B、接地
C、保持设备清洁
D、加强监测
(  C  )
7、屏护装置需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B、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可靠连接保护线
C、屏护装置必须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连锁装置
D、屏护装置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  B  )
8、人机系统包括( )两种系统。
A、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和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B、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和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C、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和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D、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和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  A  )
9、下列应力应变测试方法中,(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多点应变测量,准确测定承压设备构件表面上任一点的静态到500kHz的动态应变,还可测得平面应力状态下某些点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
A、电阻应变测量法
B、光弹性方法
C、应变脆性涂层法
D、密栅云纹法
(  C  )
10、在编制高处作业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时,应先确定对四口、临边、登高、悬空及交叉作业的防护方案。其中的“四口”是指( )。
A、隧道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B、电梯井口、预留洞口、楼梯口、桥梁口
C、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D、孔洞口、电梯井口、隧道口、预留洞口
(  B  )
11、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按其引燃温度的不同,分为( )个组别。
A、4
B、6
C、8
D、10
(  C  )
12、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时,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 )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20℃时,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除此之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
A、最高
B、最低
C、最高或最低
D、工作
(  C  )
13、生产性噪声对人体有多种危害。下列疾病,不是由噪声引起的是( )。
A、内分泌系统疾病
B、心血管系统疾病
C、血液系统疾病
D、神经系统疾病
(  B  )
14、诊断实施过程是故障诊断的中心工作,其基本步骤中,将初始模式向量进行维数变换、形式变换,去掉冗余信息,提取故障特征,形成待检模式的步骤为( )。
A、信号检测
B、信号处理
C、状态识别
D、诊断决策
(  C  )
15、(2019年)在人机工程中,机器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机器在特定条件下比人更加可靠。下列机器特性中,不属于机器可靠性特性的是( )。
A、不易出错
B、固定不变
C、难做精细的调整
D、出错则不易修正
(  B  )
16、(2014)安全附件是为了使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而安装在设备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应根据压力容器自身的特点安装不同的安全附件。在盛装液化气体的钢瓶上,应用最广泛的安全附件是( )。
A、爆破片
B、易熔塞
C、紧急切断阀
D、减压阀
(  C  )
17、(2018)客运索道是指利用动力驱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客运索道的运行管理和日常检查、维修是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下列客运索道安全运行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客运索道每天开始运送乘客之前都应进行三次试运转
B、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客运架空索道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夜间运行
C、C单线循环式索道上运载工具间隔相等的固定抱索器,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移位
D、客运索道线路巡视工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全线巡视
(  A  )
18、(2019年)对盛装可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和管路应保证其密闭性,但很难实现绝对密闭,一般总会有一些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从设备系统中泄漏出来。因此,必须采用通风的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浓度不会达到危险的程度。一般应控制在爆炸下限的( )。
A、1/5 以 下
B、1/2 以 下
C、1/3 以 下
D、1/4 以 下
(  D  )
19、(2014)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事故多发,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对运输工具、运输方法有不同要求。下列各种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电瓶车运输爆炸物品
B、用翻斗车搬运液化石油气钢瓶
C、用小型机帆船运输有毒物品
D、用汽车槽车运输甲醇
(  B  )
20、(2020年真题)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人体某些器官或系统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不能直接侵入的是(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人体表皮
(  A  )
21、灭火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便灵活,使用面广,是扑救初期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但不同的火灾种类,应选择不同的灭火器进行灭火,若灭火器选择不当,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灭火器中适用于扑灭贵重设备和图书档案珍贵资料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酸碱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  B  )
22、9月6日,工人黄某跟随师傅吴某在工地大型混凝土拌和现场熟悉生产作业环境。师傅与人交谈时,黄某在拌和操作间内出于好奇触碰下料斗的启动按钮,致使下料斗口门打开,此时下料斗内一工人王某正在处理料斗结块,斗口门的突然打开致使王某从sm高的料斗口摔落至地面,并被随后落下的混凝土块砸中,经抢救无效死亡。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有( )。
A、料斗口锋利的边缘、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坍塌、料斗中的尖锐部位造成的形状伤害
B、高处坠落的势能伤害、击中物体的动能伤害、坠落物体的挤压
C、料斗口稳定性能丧失、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坍塌、电气故障
D、高处坠落的势能伤害、料斗中的尖锐部位造成的形状伤害、料斗口稳定性能丧失
(  D  )
23、为了实现人在操纵机械时不发生伤害,提出了诸多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步骤的顺序分别是()。
A、使用安全信息-提供安全防护-实现本质安全
B、提供安全防护-使用安全信息-实现本质安全
C、实现本质安全-使用安全信息-提供安全防护
D、实现本质安全-提供安全防护-使用安全信息
(  C  )
24、某厂的厂长在对工厂进行巡查的时候发现如下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人在独自操作剪板机
B、剪板机的剪切材料为铝板和铜板
C、剪板机的飞轮上安装有防护罩
D、送料结束后,手仍按压在板料上
(  B  )
25、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分成三类防雷建筑物。下列建筑物中,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汽油提炼车间
B、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C、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D、火药制造车间
(  D  )
26、在保护接零系统中,当保护零线与相线的材料相同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相线截面积为12mm2,保护零线截面积为6mm2
B、当相线截面积为20mm2,保护零线截面积为10mm2
C、当相线截面积为30mm2,保护零线截面积为15mm2
D、当相线截面积为40mm2,保护零线截面积为20mm2
(  B  )
27、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 )。
A、呼吸困难
B、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C、心律不齐
D、痉挛
(  D  )
28、为了避免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事故,应当采用必要的( )装置。
A、屏护
B、隔离
C、防护
D、联锁
(  B  )
29、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现象最主要的特征是()。
A、周围介质发生持续振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
B、爆炸瞬间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C、爆炸点附近产生浓烟
D、爆炸瞬间附近温度急剧升高
(  D  )
30、人们在山上开采石料时将火药装入火药管,引爆火药就能将巨大的石头粉碎成小块石子,这主要运用了爆炸的()特征。
A、爆炸过程高速进行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
C、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D、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临近物质遭到破坏
(  C  )
31、烟花爆竹的组成决定了它具有燃烧特性和()。
A、聚合特性
B、衰变特性
C、爆炸特性
D、机械特性
(  D  )
32、下列关于酸碱灭火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酸碱灭火器是一种内部装有65%的工业硫酸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作灭火剂的灭火器
B、酸碱灭火器适用于扑救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C、酸碱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B类物质燃烧的火灾
D、酸碱灭火器可用于扑救C类可燃气体或D类轻金属火灾
(  C  )
33、根据《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规定,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防护屏障内的危险品药量可不计入该屏障内的危险性建筑物的计算药量。
B、危险性建筑物中抗爆间室的危险品药量应计入危险性建筑物的计算药量。
C、危险性建筑物的计算药量应为该建筑物内能形成同时爆炸或燃烧的危险品最大药量
D、厂房内采取了分隔防护措施,相互间不会引起同时爆炸或燃烧的药量可分别计算,取其和
(  D  )
34、运输裸露危险品的道路中心线距有明火或散发火星的建构筑物不应小于( )m。
A、6
B、12
C、20
D、35
(  D  )
35、为确保氧化反应过程安全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回火在反应器和管道上应安装()。
A、泄压装置
B、自动控制
C、报警联锁
D、阻火器
(  C  )
36、化学品火灾扑救要特别注意灭火剂的选择。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时,禁止用水、酸碱等湿性灭火剂,对于钠、镁等金属火灾的扑救,应选择的灭火剂是()。
A、二氧化碳
B、泡沫
C、干粉
D、卤代烷
(  B  )
37、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零售业务的店面应与繁华商业区或居住人口稠密区保持( )m以上距离。
A、300
B、500
C、800
D、1000
(  B  )
38、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能引发锅炉事故发生原因包括水循环遭破坏、水质管理不善、超温运行和()等。
A、超时运行
B、超压运行
C、低压运行
D、排水管自动排放
(  D  )
39、锅炉缺水是锅炉事故中最多最普遍、是危险性比较大的事故之一。下列关于锅炉缺水事故的处理中,正确的是( )。
A、锅炉发生缺水事故应立即上水,防止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
B、“叫水”的操作方法是全开水位表的汽连接管旋塞和放水旋塞
C、通过“叫水”,水位表内仍无水位出现,则应立即上水
D、“叫水”操作一般只适用于相对容水量较大的小型锅炉
(  A  )
40、下列情况中,易造成起重机发生重物失落事故的是()。
A、钢丝绳在卷筒上余绳为一圈
B、有下降限位保护装置
C、吊装绳夹角<120°
D、钢丝绳在卷筒上用压板固定
(  B  )
41、叉车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叉车驾驶员安全、准确、规范、有效地操作叉车,而制定的操作规程。该规程规定了叉车驾驶员在起步、行驶、装卸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根据叉车安全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载物高度不得遮挡驾驶员视线,特殊情况物品影响前行视线时,叉车必须倒行
B、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严禁用制动器制动叉车
C、禁止用货叉或托盘举升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以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D、转弯或倒车时,必须先鸣笛
(  C  )
42、客运索道一旦出现故障,可能造成人员被困、坠落等事故,客运索道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关于客运索道应急救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救援物资只可在救援时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B、自身的应急救援体系要与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相衔接
C、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D、救护设备应按要求存放并进行日常检查
(  D  )
43、乙炔是危险程度非常高的气体,因此,用于溶解乙炔的易熔合金塞装置.其公称动作温度为( )。
A、50℃
B、60℃
C、70℃
D、100℃
(  C  )
44、下列关于气瓶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锤子开启瓶阀
B、可以快速的开闭瓶阀
C、瓶内气体不应用尽
D、可以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
(  D  )
45、瓶阀冻结的时候,下列解冻方式正确的是()
A、移至烈日下,暴晒
B、采用明火解冻
C、用90℃的热水解冻
D、使用35℃的温水解冻
(  D  )
46、下列各项不属于锅炉中“锅”的组成部分的是( )。
A、水冷壁
B、过热器
C、省煤器
D、燃烧设备
(  D  )
47、临边作业的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立杆构成。上杆离基准面高度应为( )m。
A、0.5~0.6
B、0.6~0.8
C、0.8~1.0
D、1.0~1.2
(  A  )
48、安全阀是锅炉上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它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应( )。
A、每年对其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
B、每年对其检验、定压二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二次
C、每年对其检验、定压二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
D、每年对其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二次
(  C  )
49、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气体吸收是经常采用的工艺过程。按溶质和溶剂是否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气体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在选择吸收剂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A、选择性
B、溶解度
C、分子量
D、挥发度
(  B  )
50、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红外线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下列工种的作业环境中,易受到红外线辐射的是( )。
A、叉车工、铲车工、矿车司机、汽车司机
B、炼钢工、轧钢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
C、钳工、车工、挡车工、化验工
D、木工、瓦工、油漆工、水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