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冲刺卷

本试卷为往年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冲刺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确定广告主题必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 )
A、商品分析
B、消费者分析
C、商品特点和消费特点分析
D、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分析
(  C  )
2、( )是实现企业经营策略的工具之一。
A、竞争
B、促销
C、广告
D、媒体
(  C  )
3、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拉扎斯菲尔德等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调查被称为( )
A、培因调查
B、盖洛普调查
C、伊里调查
D、尼尔森调查
(  A  )
4、中国广告开始进入现代阶段的标志是( )
A、报纸广告的广泛出现
B、杂志广告的广泛出现
C、广播广告的广泛出现
D、电视广告的广泛出现
(  C  )
5、传播学研究中的传播学派是由( )
A、欧洲学者创立的
B、亚洲学者创立的
C、美国学者创立的
D、非洲学者创立的
(  B  )
6、个人计算机上最早使用的可移动介质是( )。
A、硬盘
B、软盘
C、U盘
D、光盘
(  A  )
7、提出4CS理论的人物是( )。
A、罗伯特·E·劳特鹏
B、大卫·奥格威
C、考尔金思
D、乔治·盖洛普
(  A  )
8、企业针对某一市场、某一产品在一定时段内进行广告活动应制定( )
A、单一性广告计划
B、战术性广告计划
C、战略性广告计划
D、复合性广告计划
(  A  )
9、选择性因素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一关是受众的( )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暴露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  C  )
10、( )的用人原则,是面向社会,根据人的能力广选人才的一种用人原则。
A、因人施任、任人唯贤
B、取人之长、忍人之短
C、广选博择、正视能力
D、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  A  )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 )
A、德福勒模式
B、拉斯韦尔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布雷多克模式
(  A  )
12、根据蒙牛乳业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的“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广告语,判断其运用的广告定位方法是( )
A、比附定位
B、品质定位
C、强势定位
D、理性定位
(  B  )
13、社会公益服务部门、政府机关、个人等以告知为目的的广告称( )
A、经济广告
B、非经济广告
C、观念广告
D、无形劳务广告
(  C  )
14、网络传播的新动态之一是( )
A、“拉”技术的出现
B、“拉”技术的深化
C、“推”技术的出现极其应用
D、“推”技术代替拉技术
(  B  )
15、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
A、直接传播
B、两级传播
C、三级传播
D、多级传播
(  C  )
16、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
A、译码
B、编码
C、编码和译码
D、反馈
(  B  )
17、( )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A、完整的出版流程
B、完善的技术标准
C、广阔的出版平台
D、完整的出版产业链
(  A  )
18、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 )
A、卢因
B、霍克海默
C、施拉姆
D、拉斯韦尔
(  A  )
19、( ),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新闻广播电台。
A、1920.10
B、1936.11
C、1906.12
D、1940.12
(  C  )
20、“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属于( )的新闻思想。
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
(  B  )
21、按照CCIR的定义,高清晰度电视应是观众在距离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几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质量( )。
A、两倍
B、三倍
C、四倍
D、五倍
(  D  )
22、反映梁启超报刊思想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发表于( )。
A、《中外纪闻》
B、《新民丛报》
C、《强学报》
D、《时务报》
(  A  )
2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 )导向。
A、政治
B、思想
C、理论
D、价值
(  B  )
24、将读者来信称作政治的“晴雨表”的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恩格斯
D、毛泽东
(  B  )
25、媒体报道某地发生虐待父母事件,其监督对象是( )
A、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B、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
C、决策执行过程
D、决策出台过程
(  B  )
26、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前提是( )
A、摆脱“资本的奴役”
B、剥夺敌对阶级的新闻自由
C、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D、高度的社会化
(  C  )
27、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是( )
A、经济组织
B、政权机关
C、舆论机构
D、社会团体
(  C  )
28、全国各大媒体都及时报道了国家为推进医疗改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新闻的这种指导方式是( )
A、信息指导
B、思想指导
C、政策指导
D、鼓舞指导
(  A  )
29、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
A、新闻
B、进奏院状
C、朝报
D、阁抄
(  B  )
30、新闻有计划地把公众引向预期的目的,我们称之为新闻的( )
A、目的性
B、指导性
C、针对性
D、倾向性
(  A  )
31、提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他每日都能干预运动”命题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刘少奇
(  C  )
32、谈到自己做记者时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点”的著名记者是( )
A、范长江
B、范敬宜
C、刘白羽
D、穆青
(  B  )
33、两位记者以客人身份暗访郁金香,摸清某女受骗于卡拉ok厅当三陪小姐一事属于隐性采访中哪一类型
A、体验型
B、侦察型
C、验证型
D、追踪型
(  D  )
34、关于提高记者的理论修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克服轻视理论的思想,有计划的读些马列著作
B、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
C、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  )
35、某家教育报社对如下问题最应该优先追踪报道的是( )
A、当地危房改造中的突出问题;
B、当地农业税免除后,农民的负担问题;
C、当地特产种植发展方向问题;
D、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  A  )
36、追踪报道的题材除了事件以外,主要还有( )
A、人物
B、山水园林
C、名胜古迹
D、桥梁建筑
(  A  )
37、新闻标题最基本的功能是( )
A、揭示新闻内容
B、评价新闻内容
C、吸引读者阅读新闻
D、组织和美化版面
(  B  )
38、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副刊是( )
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副刊
B、上海《字林沪报》的附张《消闲报》
C、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
D、《京报》副刊
(  A  )
39、香港地区目前的广播电视体制为( )
A、公私并存制
B、完全私有制
C、政府管辖下的私有制
D、公共事业制
(  D  )
40、录音采访具有独特的认识功能和表现功能,此种采访方式( )
A、将取代其他采访方式
B、普遍适用于任何采访场合
C、适用于任何新闻题材
D、对于新闻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性
(  A  )
41、电视新闻摄影的第一属性是( )
A、忠于生活的纪实性
B、精彩绝伦的艺术性
C、新闻摄影的记录性
D、新闻史料的历史性
(  D  )
42、摄影记者对那些事先知道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内容和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的报道,称为( )
A、社会生活新闻
B、会议新闻
C、非可预期性新闻
D、非突发性新闻
(  D  )
43、所有摄影记者都应该遵守的玛格南的第一信条是( )
A、“新闻摄影注重形象的视觉感受”
B、“新闻摄影注意形象中的信息”
C、“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
D、“新闻摄影关心人类”
(  D  )
44、新闻人物摄影最关键的用光就是( )
A、面部光
B、轮廓光
C、侧面光
D、眼神光
(  C  )
45、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  C  )
46、所谓傻瓜相机使用的曝光模式是( )
A、光圈优先式自动曝光
B、快门优先式自动曝光
C、程序式自动曝光
D、手动曝光
(  D  )
47、中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作者是( )
A、王小亭
B、李少穆
C、戈公振
D、邹伯奇
(  A  )
48、新闻摄影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 )
A、真实性原则
B、时效性原则
C、决定性瞬间原则
D、现场性原则
(  C  )
49、在电视新闻各种体裁中,最接近事件发生时间的报道类型是( )
A、连续报道类
B、深度报道类
C、消息类
D、评论类
(  C  )
50、以下哪一方法不是广告研究的方法( )
A、系统论
B、信息论
C、市场经营论
D、控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