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 农业经济试题

本试卷为2022年(中级) 农业经济试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农业经济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下列不属于农业四项补贴内容的是()。
A、良种补贴
B、农机具购置补贴
C、农资综合直接补贴
D、农业科技补贴
(  D  )
2、( )是实现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和合理优化配置的主体。
A、先进的科学技术
B、先进的经营方式
C、广泛的产业领域
D、农业企业家
(  B  )
3、( )实行的是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和省、区双重领导,以省、区为主的国有农场管理体制。
A、中央直属垦区
B、中央直供垦区
C、地方垦区
D、地方直属垦区
(  C  )
4、我国涉农政策发展的第( )阶段,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的转变。
A、一
B、二
C、三
D、四
(  A  )
5、一般而言,当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时,人们主要关注农产品的( )。
A、数量安全
B、质量安全
C、营养状况
D、卫生状况
(  A  )
6、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经农经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人员汇总并与主管业务人员审核后报( )。
A、省(区、市)农经管理部门
B、农业部
C、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  B  )
7、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中,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不包括( )。
A、净现值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现值指数法
D、内含报酬率法
(  B  )
8、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状况是( )。
A、生产安全
B、农产品质量安全
C、农业环境安全
D、农业技术推广
(  D  )
9、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些毒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属于( )污染。
A、物理性
B、化学性
C、技术性
D、生物性
(  C  )
10、农产品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中,均有可能被污染,进而引发质量安全问题,这说明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具有()特点。
A、危害的直接性
B、危害的累积性
C、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D、管理的复杂性
(  B  )
11、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 )四个层级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A、产品标准
B、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
D、技术标准
(  D  )
12、()又称为水平类标准,主要适用于食品生产和饮料生产企业。
A、强制标准
B、非强制标准
C、专用标准
D、非专用标准
(  A  )
13、直接用以指导生产、加工、流通和进出口贸易的标准是()
A、专用标准
B、非专用标准
C、国际标准
D、国家标准
(  B  )
14、根据有关规定,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年。
A、1
B、3
C、5
D、8
(  C  )
15、( )是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机构。
A、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B、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C、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D、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C  )
16、( )认证,是“良好农业规范”的英文缩写,其核心和实质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A、HACCP
B、GMP
C、GAP
D、GDP
(  D  )
17、( )的核心和实质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A、HACCP认证
B、ISO认证
C、GMP认证
D、GAP认证
(  A  )
18、在“乡镇自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 )。
A、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
B、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
C、高效地、大规模地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B  )
19、,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 )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
A、取消农业税
B、土地“分田到户”
C、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D、新农村建设
(  C  )
20、以土地改革为线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土地制度第( )次重大变革。
A、一
B、二
C、三
D、四
(  B  )
21、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村镇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村镇银行可以由境内自然人出资
B、村镇银行是政策性银行
C、村镇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D、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  A  )
22、下列选项中,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组建申请的组织机构是()。
A、省级政府主管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
D、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  A  )
23、下列选项中,2019年我国暴发的草地贪夜蛾等疫病和虫害所造成的风险属于( )。
A、自然风险
B、社会风险
C、政治风险
D、经济风险
(  C  )
24、风险的发生不以时空判断而是以最直接的因果关系衡量,这体现的保险原则是( )。
A、诚信原则
B、可保利益原则
C、近因原则
D、比例分摊原则
(  D  )
25、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贷款利率的最高上限为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 )倍。
A、1.5
B、1.8
C、2
D、2.3
(  A  )
26、下列各项不属于自然风险的是( )。
A、经济危机
B、水灾
C、泥石流
D、病虫灾
(  A  )
27、下列各项不属于实施小额信贷组织机构的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信贷联盟
C、国有商业银行
D、非正规金融中介服务组织
(  C  )
28、对纯粹风险处理的方法不包括( )。
A、回避风险
B、自留风险
C、减小风险
D、预防风险
(  A  )
29、如果某一产品的需求量变化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化幅度,则该产品()。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完全无弹性
D、单位弹性
(  A  )
3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产品供给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 )。
A、农产品供给对价格的反应滞后
B、农产品供给对价格的反应超前
C、农产品供给与价格波动同步
D、农产品供给不受价格波动影响
(  A  )
31、根据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单位弹性是指( )。
A、价格变动幅度与供给量变动幅度相同
B、价格变动,供给量不变
C、价格不变,供给量变动
D、价格变动幅度大于供给量变动幅度
(  C  )
32、最常见的项目组织方式是( )。
A、股权式合资经营
B、投资者与项目公司
C、契约式合营
D、股权经营
(  A  )
33、下列选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统计指标。
A、总收入/年
B、工月/年
C、工时/日
D、千克/亩
(  D  )
34、用绝对数形式表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量的统计指标是()。
A、质量指标
B、价格指标
C、实物指标
D、数量指标
(  D  )
35、在农民负担情况统计中,矿产资源补偿费属于()。
A、集资摊派
B、代办费
C、共同生产费用
D、行政事业性收费
(  B  )
36、按统计制度规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采取( )调查法。
A、典型
B、全面
C、抽样
D、重点
(  D  )
37、下列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业务中,应计入“短期投资”账户的是()。
A、购入2年期国债
B、出资10万元投资某农民专业合作社
C、将村集体新建的厂房投资入股某企业
D、购入3个月后到期的银行债券
(  B  )
38、以实物资产进行投资时,协议约定的价值与原账面净值的差额应计入()。
A、其他收入
B、公积公益金
C、应收账款
D、投资成本
(  C  )
39、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笔应付款7000元,因原债权单位撤销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核销后,应当计入()账户。
A、经营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收入
D、公积公益金
(  D  )
40、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科目中,年终结转后可能有余额的是( )。
A、本年收益
B、收益分配—各项分配
C、经营支出
D、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  B  )
41、与债务资金相比,农业企业权益资金的特点是()。
A、不需要归还,期望的报酬率较低
B、不需要归还,期望的报酬率较高
C、需要按期归还,期望的报酬率较低
D、需要按期归还,期望的报酬率较高
(  A  )
42、某企业发行3年期债券总额为3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发行费用率为5%,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25%,则该债券的资金成本为()。
A、7.89%
B、10%
C、10.53%
D、15%
(  D  )
43、农业企业在筹措资金时,既要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要防止资金筹集过多,造成资金闲置。这体现了企业筹资的()原则。
A、筹措及时
B、方式经济
C、来源合理
D、规模适当
(  B  )
44、某农业企业2017年末的流动资产总额为800万元(其中存货35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450万元,则该企业的速动比率为()。
A、0.8
B、1
C、1.29
D、1.78
(  A  )
45、在财务管理中,通常用( )来表示资金成本。
A、相对数
B、绝对数
C、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  A  )
46、( )是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
A、货币的时间价值率
B、投资风险
C、期望投资报酬率
D、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  A  )
47、一般情况下,( )不用化肥、农药及其他合成的化学制品。
A、有机农业
B、生态农业
C、高科技型农业
D、观光休闲型农业
(  A  )
48、现代农业的本质上是()。
A、集约农业
B、创新农业
C、标准化农业
D、全球化农业
(  C  )
49、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我国提出( )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A、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沿海发达地区
D、中部地区
(  D  )
50、现代农业中投入和使用大量现代要素的根本目的不包括( )。
A、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
D、提高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