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目 (军队文职)冲刺卷
本试卷为公共科目 (军队文职)冲刺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公共科目 (军队文职)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
2、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文中提到“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旨在说明()。
( C )
3、①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法国医生弗朗伦斯*可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描述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②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中描写的场景类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小说或电影,但脑子里还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1] 一种熟悉的感觉。 ③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收到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物时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人们产生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错误感觉。 ④记忆错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使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而仅仅用记忆[2]失误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了,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 ⑤此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记忆错觉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造成的。所谓“全息摄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碎,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打碎后,每一个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完整镜子一样的头像。 ⑥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且隐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中。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等,都可能会诱使我们造成错觉,仿佛以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 ⑦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感。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髙,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过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最低。 以下对文中有关“记忆错觉”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 )。
( C )
4、①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法国医生弗朗伦斯*可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描述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②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中描写的场景类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小说或电影,但脑子里还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1] 一种熟悉的感觉。 ③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收到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物时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人们产生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错误感觉。 ④记忆错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使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而仅仅用记忆[2]失误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了,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 ⑤此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记忆错觉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造成的。所谓“全息摄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碎,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打碎后,每一个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完整镜子一样的头像。 ⑥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且隐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中。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等,都可能会诱使我们造成错觉,仿佛以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 ⑦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感。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髙,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过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最低。 根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C )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B )
6、正常情况下,在医院出生的男婴和女婴的数量大体相同。在某大城市的一家大医院,每周有许多婴儿出生;而在某乡镇的一所小医院,每周只有少量婴儿出生。如果一个医院一周出生的婴儿中有45%~55%是女婴,则属于正常周;如果一周出生的婴儿中超过55%是女婴或者超过55%是男婴,则属于非正常周。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为真?( )
( C )
7、遗产:保护
( B )
8、某旅行社组织了两个旅游团。一个团去北京旅游,一个团去杭州旅游,由于两个团同时出发,所以同一个人不可能报两个团,所有去杭州旅游的人都是北京人,有些四川人参加了北京的旅游团,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如果以上说法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 )
( B )
9、所谓“病毒式网络营销”,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也就是说,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大家告诉大家”,通过别人为你宣传,实现“营销杠杆”的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运用了病毒式网络营销的一项是:( )
( C )
10、上海市邀请英国的曼联俱乐部来沪进行友谊赛。仅仅一天时间,主办方的票房总收入就达到了八百万元。这一次上海市又邀请了西班牙的皇马俱乐部进行友谊赛,加上在赛场内的各项与球迷的互动活动,主办方准备在两天内取得一千万元的票房收入。以上推断最可能隐含的假设是:( )
( B )
11、《李尔王》:莎士比亚
( A )
12、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
( C )
13、( ) 对于 血液循环 相当于 引擎 对于 ( )
( C )
14、传票:证人
( A )
15、温柔:体贴:性情
( A )
16、在一次选举中,统计显示,有人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如果统计是真实的,那么下列哪项也必定是真实的?( )
( D )
17、微旅行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就是短小的旅行,随时发生的旅行。不用提前计划行程,不用订机票,不用收拾行李,拿上背包,随时出发。微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繁忙的现代人减压的一种方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微旅行的一项是:( )
( A )
18、选择目标是人生最重大的自我设计,必须切实了解自己的一点,但必须切合自己的____和环境的利弊。目标可以定得高一点,但必须切合自己实际--否则,便绝无实现的可能。 ______的人生不能离开了脚踏实地的前提--凌空蹈虚是极少数大科学家与大艺术家的专利或特权,绝大多数的人是效仿不得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C )
19、诗在其所具有的诸多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__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___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3,8,21,160,( )。
( D )
21、把一根钢管锯成两段要用4分钟,若将它锯成8段要多少分钟?( )
( A )
22、小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42页,还剩下118页。再看多少页,已看的页数正好是剩下页数的4倍?( )
( B )
23、小区内空着一排相邻的8个车位,现有4辆车随机停进车位,恰好没有连续空位的停车方式共有多少种?( )
( A )
24、n是具有下述性质的最小整数:它是15的倍数,而且每一位数字都是0或8,则n/15为:( )
( B )
25、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
( C )
26、+22 +32 +…+ 1234567892 的个位数是()。
( D )
27、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 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问 A、B两校相距多少米?( )
( A )
28、非经济薪酬:是指员工从自身工作中得到的报酬,指员工由于努力工作受到表扬、晋升与重视,从而产生工作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并获得社会的荨重与职业发展机会。 以下不属于非经济薪酬的是()。
( B )
29、负性制裁:是指社会以消极性手段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惩治方式,其特点是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负性制裁的是()。
( D )
30、供认是指在司法人员进行讯问时,罪犯或嫌疑人承认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供认的是()。
( D )
31、检测系统X和检测系统Y尽管依据的原理不同,但都能检测出所有的产品缺陷,而它们也都会错误地淘汰3%无瑕疵产品。由于错误淘汰的成本很高,所以通过同时安装两套系统,并且只淘汰两套系统都认为有瑕疵的产品就可以省钱。 以上论述,需要建立在下面( )项假设上。
( A )
32、如今受到消费文化和粉丝文化的巨大冲击,文学面临一个重大转折:一方面,因为民主化,使得所有人都可以写作,构成一个内循环。文学因网络的出现更加便捷,民主化程度更加深入。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文学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在今天必然会遭遇到尴尬,真正好的文学、好的作家,可能重新回到业余化,回到18世纪前的老路上。这段文字支持的观点是:( )
( A )
33、空间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与方式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恢复中发挥着作用,日益成为遗产( )与保护中( )的技术支撑,在遗产的遥感与探测、定位、测量、展示、分析、综合和复原等各个领域都可以得到有效应用。
( A )
34、①每当普希金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②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③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④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⑤他大量的匦,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 B )
35、当“中国制造”穿越边境线潮水般涌向世界各国的时候,当“中国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_____的时候,世界把目光投向这个 ______、焕发蓬勃青春魅力的“古老文明大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
36、许多人有一种认死理儿的心理定式:任何事情都有对错好坏之分,( ),他们常以这种定式去衡量一切。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37、下列四句话中,容易引起歧义的是( )。
( C )
38、讨论问题,既要认真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D )
39、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 )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 )细节。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
40、朋友,是寒冷时的一杯热茶;是大雨______ 时的一把雨伞;是吹开我们心头郁闷的那一丝春风;是我们_____时的那杯美酒。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D )
4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C )
42、11月26日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近日决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此次大检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围绕( )总体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个方面,重点检查各地工作中是否存在措施不力、推诿扯皮以及层层加码、搞“一刀切”、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劳民伤财无效实施、脱离实际盲目推进、套取侵占项目资金等问题。
( D )
43、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京举办纪念2019年国际反腐败日招待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强调要以_________为指导,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不断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 )
44、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 )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B )
45、6月10日电,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构建,城乡布局结构不断完善,村庄分类发展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强农惠农,进一步推动( )。
( C )
46、6月28日电,日前,教育部印发( )。《指导意见》指出,要更加重视关爱残疾学生,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坚持普特融合、提升质量,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 A )
47、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达( ),比6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实现正增长。
( C )
48、习近平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牢记( )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A )
49、国家卫健委公布,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 ) 岁。
( A )
50、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 )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网络安全新格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标签:
- 公共科目 (军队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