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精选样卷
本试卷为公共基础知识精选样卷,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公共基础知识精选样卷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 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 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 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 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 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 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 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 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摘自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2、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3、,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较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 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 2003年我国单位资料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 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 43倍,美国的2. 1倍,印度的1. 65倍,是世界上单位 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 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 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 样性减少。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4、论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5、简述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满足哪些条件时可以先行拘留?
7、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8、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9、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0K”“拜拜” “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 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締;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 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0、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相关标签:
- 公共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