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新闻学概论期末

本试卷为湖州师范学院新闻学概论期末,题目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

新闻学概论期末

一、填空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世界最早的通讯社是德国人哈瓦斯1835年创办在 巴黎的________。
2、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________ 出版,为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专着。
3、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缺陷主要有过分的消极性、____和极端的时效性等三个方面。
4、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____。
5、新闻价值一般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特殊性质,即时新性、重要性 、接近性 、 显着性 、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宣传
2、新闻事业的党性
3、新闻失实
4、硬新闻
5、新闻体制

三、简答题 (共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2、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3、简述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4、简述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论点。
5、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四、论述题 (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大众传媒影响作用国际关系的表现方面。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五、分析题 (共1题,每题20分,共计20分)

1、仔细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针对媒体对热点问题报道的经验和教训,谈谈如何提高新闻传媒的舆论引导水平。
教育部 松原高考舞弊事件性质十分恶劣,参与、组织作弊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将依法处理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张国 王俊秀)针对本报报道的吉林省松原市高考舞弊事件屡禁不绝一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十分恶劣。教育部已责成吉林省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对报道的内容及群众的举报进行调查核实。 今天本报《吉林松原 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绝》等报道见报后反响强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在近年全国高考考风考纪不断好转的形势下,今年教育部要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重点加强对考风考纪薄弱地区的考场管理。一经查明真相,对考试作弊的考生,将依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取消其考试成绩,并将违规事实记入本人高考诚信档案,情节严重的,取消明年高考报名资格。对玩忽职守致使考场秩序混乱,甚至参与、组织作弊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将按规定严肃处理,严重者将开除公职,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6月10日报道的吉林省松原市一名学生在高考考场内试卷被抢事件,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吉林省松原市对此事作了调查,并表示被抢考生的答题卡成绩不会受到影响。 在6月8日的高考理科综合考试中,松原考生宋朔(本报曾用化名) 被后排考生杨思航抢走答题卡。据悉两位监考教师曾当场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