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历史学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历年历史学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历史学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观念形态的文化具有( )。
A、独立性
B、绝对独立性
C、相对独立性
D、相对性。
(  A  )
2、下列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B、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
C、汤若望、利玛窦、南怀仁
D、汤若望、南怀仁、利玛窦
(  A  )
3、南宋时期( )取代广州成了最大的外贸基地。
A、泉州
B、明州
C、杭州
D、温州
(  C  )
4、清朝在内外蒙古地区,均实行( ),即盟旗制度。
A、札撒制度
B、八旗制度
C、札萨克制
D、猛安谋克制度
(  C  )
5、关于隋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准确的是( )。
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凿,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经济发展
C、为巩固统治而开凿,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
D、为巩固统治而开凿,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
(  B  )
6、唐太宗时“安西四镇”指的是( )。①龟兹②碎叶③焉耆④疏勒⑤于阗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  B  )
7、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B、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C、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
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  A  )
8、阿卡德王国的建立者是( )。
A、萨尔贡
B、乌卢卡基纳
C、里木什
D、纳拉姆·辛
(  A  )
9、下列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
A、制定陶片放逐法
B、确立公民集体立法原则
C、设四百人会议
D、推行货币改革
(  C  )
10、日本大化改新前圣德太子“宪法十七条”规定的是( )。
A、贵族的身份制度
B、国家根本大法
C、贵族应该遵守的政治规范
D、土地制度
(  D  )
11、“哈里发”意指( )。
A、安拉
B、安拉的继承者
C、先知
D、先知的继承者
(  C  )
12、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是( )。
A、加兹尼王朝
B、古尔王朝
C、德里苏丹国
D、奠卧尔帝国
(  A  )
13、使日耳曼骑士团不敢再公然侵略罗斯领土的战役是( )。
A、楚德湖战役
B、涅瓦河战役
C、阿罗木茨战役
D、卡尔卡河战役
(  B  )
14、弗拉基米尔大公率领臣民接受了( )。
A、天主教
B、东正教
C、路德教
D、卡尔文教
(  A  )
15、萨拉丁全歼耶路撒冷国王库伊率领的2万军队,使地中海东岸地区的十字军精锐力量丧失殆尽的战役是( )。
A、赫淀战役
B、达米亚特战役
C、贝鲁特战役
D、阿克战役
(  D  )
16、被称为罗斯早期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百科全书的历史名著是( )。
A、《阿历克塞传》
B、《伊戈尔公远征记》
C、《历史》
D、《往年纪事》
(  C  )
17、印度列国时代出现了16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王国,只有少数的共和国。下列属于共和国的是( )。
A、健陀罗
B、居萨罗
C、跋祗
D、摩揭陀
(  C  )
18、在所有的自然崇拜中,最流行的是( )。
A、河流崇拜
B、山岳崇拜
C、太阳崇拜
D、月亮崇拜
(  C  )
19、下列对文艺复兴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小说集《十日谈》的作者是薄伽丘②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画圣”的意大利画家是米开朗基罗③描绘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的《雅典学院》,其作者是拉斐尔④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奠定基础的文学士宗教文学、骑士文学⑤文艺复兴运动星期的时间是14世纪,鼎盛时期是16世纪,16世纪后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⑥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但丁,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者时乔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
(  B  )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奥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
A、争夺西欧霸主地位
B、争夺巴尔干半岛
C、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D、争夺突尼斯
(  B  )
21、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B  )
22、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在1867年10月提出( )。
A、王政复古
B、大政奉还
C、版籍奉还
D、辞官纳地
(  D  )
23、下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得到国内热烈拥护,形成改革热潮的是( )。
A、南斯拉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波兰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  C  )
24、《罗马条约》规定6国开始建立( )。
A、欧洲联邦
B、欧洲邦联
C、欧洲共同体市场
D、欧洲自由贸易区
(  C  )
25、东欧剧变中倒下去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是( )。
A、罗马尼亚
B、南斯拉夫
C、波兰
D、民主德国
(  A  )
26、首次采取“多边自主外交”的日本首相是( )。
A、田中角荣
B、福田赳夫
C、大平正芳
D、中曾根康弘
(  D  )
27、下列国家或地区在16世纪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 )。
A、德意志
B、英国
C、瑞士
D、法国
(  A  )
28、下列选项不属于《国际联盟盟约》内容的是( )。
A、宣布在国际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B、裁减军备,并规定了对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或领地实行委任统治
C、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权利
D、凡是会员国之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符的条约一律废止
(  B  )
29、鲁尔危机期间,德国的对应政策是( )。
A、武力抵抗
B、消极抵抗
C、消极不抵抗
D、求助国联
(  A  )
30、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侵略态度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修改中立法案
B、颁布租借法案
C、对日宣战
D、发表《大西洋宪章》
(  B  )
3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根据是( )。
A、《蒙巴顿方案》
B、联合国决议
C、《埃维昂协议》
D、《日内瓦会议》
(  D  )
32、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  B  )
3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戊戌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
C、护国运动
D、国民革命
(  C  )
3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与时俱进
B、快速发展
C、改革开放
D、以人为本
(  D  )
35、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  D  )
36、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我国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  D  )
37、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  B  )
38、纪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发起了改善中美关系的()
A、“篮球外交”
B、“乒乓外交”
C、“网球外交”
D、“围棋外交”
(  B  )
39、,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B  )
40、1月,在香港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农工民主党
(  A  )
41、11月至1949年1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
A、邓小平
B、刘伯承
C、陈毅
D、粟裕
(  A  )
42、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  C  )
43、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国
B、要不要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学,兴学堂
(  C  )
4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主要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邓小平的复出
C、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D、“天安门事件”的平反
(  C  )
45、“门户开放”政策之所以能扩大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有了独立的侵略政策
B、政策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同
C、充分利用了美国的经济优势与列强竞争
D、便利了美国获得自己的势力范围
(  C  )
46、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一些抵制
(  B  )
47、最早取得在华合法投资权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  B  )
4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
D、中共十四大
(  A  )
49、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联合声明》中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  C  )
50、纪七八十年代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我国香港地区地理条件优越
C、本国势力的剥削压迫
D、有利于和国际社会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