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

本试卷为(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判断题

(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T  )
1、限制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 
(   T  )
2、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 
(   F  )
3、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   T  )
4、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   T  )
5、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   F  )
6、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的降低。 
(   T  )
7、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   T  )
8、折线图和散点图都可以用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T  )
9、帕累托图是按照各类别数据的频数多少排序(即根据频率降序排列)绘制,并在同一张图中画出累积百分比。 
(   T  )
10、相关的两个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   T  )
11、循环变动的周期长短不一,变动的规则性和稳定性较差。 
(   F  )
12、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T  )
13、收、付款凭证应由出纳人员在收、付款后在上面加盖“收讫”、“付讫”戳记。 
(   T  )
14、一致性,是指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   T  )
15、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越快。 
(   F  )
16、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抽样调查的范畴,是非全面调查。 
(   F  )
17、第二手数据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获得。 
(   F  )
18、单式记账法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T  )
19、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只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列在一起记账凭证上。 
(   F  )
20、专用记账凭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业务量也较少的企业或单位。 
(   F  )
21、账户的余额反映了有关会计要素在某一时点增减变动的结果。 
(   F  )
22、具体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   F  )
23、估计量的有效性与其方差无关。 
(   F  )
24、双重性质账户是兼有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两种性质的账户,其账户的期末余额只可能在借方。 
(   T  )
25、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   T  )
26、收入、利润类账户,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贷方表示所有者权益增加,借方表示所有者权益减少。。 
(   T  )
27、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 
(   T  )
28、若回归模型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为常数的假定不成立,则称模型存在为异方差现象。 
(   F  )
29、如果一国实际GDP为11万亿元,而潜在GDP为12万亿元,也就是说GDP缺口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   T  )
30、设一个总体含有3个可能元素,取值分别为1,2,3。从该总体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量为2的所有可能样本,共有3个样本。 
(   F  )
31、完全竞争市场不一定比垄断更易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   T  )
32、在潜在生产能力没有被充分挖掘以前,不会出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F  )
3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越高,投资需求越大,总需求就越大,从而国民收入越多。 
(   F  )
34、在一个统计样本中,其标准差越大,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好。 
(   T  )
35、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T  )
36、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   F  )
37、会计科目是由财政部统一设置的,是严谨的,企业不能设计会计科目。 
(   F  )
38、会计主体只能是独立的法人,不能是非法人。 
(   F  )
39、对账工作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   T  )
40、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