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试题

本试卷为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试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报纸、杂志、电视属于企业的( )
A、政府公众
B、社区公众
C、名流公众
D、媒介公众
(  A  )
2、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 )
A、消息性内容
B、娱乐性内容
C、新闻性内容
D、知识性内容
(  C  )
3、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
A、文化条件
B、历史条件
C、政治条件
D、经济条件
(  C  )
4、《广告法》中,规定( )是广告主要监督管理机关。
A、县级以上人民检察机关
B、县级以上人民法院
C、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公安机关
(  B  )
5、《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泛指( )
A、印刷媒介
B、大众传播事业
C、报纸和杂志
D、新闻出版事业
(  D  )
6、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 )的社会渠道。
A、社会协商
B、政治协商
C、经济协商
D、议政参政
(  B  )
7、数据库出版物目前主要是供使用者( )。
A、阅读欣赏
B、检索查询
C、游戏
D、对话互动
(  A  )
8、人类在文字发明前运用了多种传播手段,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是( )
A、口头交流
B、结绳记事
C、利用图画传递信息
D、利用烽火传递信息
(  A  )
9、“AP”制度非常强调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的业务策划,其核心思想不包括( )
A、避免实证研究定性分析的误区,强调定量研究
B、重点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态度变化及其相对于客观的主观行为
C、强调在环境确定因素下的洞察力
D、在开展广告业务活动时,无论创意、表现以及媒体的适用等都以消费者的代表进入角色,提出消费者的观点
(  A  )
10、“一窝蜂”现象指的是( )
A、流行
B、流言
C、时髦
D、时狂
(  C  )
11、与传统报纸相比,数字报纸表现的特征不包括( )。
A、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B、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C、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D、具有更好的交互性
(  B  )
12、公共关系活动具有( )的特点。
A、单纯性、自然性和客观性
B、目标性、主观性和技巧性
C、主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D、目标性、主观性和复杂性
(  C  )
13、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 )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A、强制
B、命令
C、压力
D、影响
(  B  )
14、最先提出了“DesktopPublishing”(DIP,桌面出版)这一术语的是( )。
A、戴尔·贝克
B、保尔·布雷纳德
C、史蒂夫·乔布斯
D、拉尔夫·迈克尔罗伊
(  A  )
15、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
A、新闻信息
B、商业信息
C、教育信息
D、娱乐信息
(  C  )
16、一般性公共关系调查内容包括( )。
A、具体问题调查、活动效果调查
B、传播效果调查、公众动机调查
C、组织的基本情况、公众的态度与意见
D、组织形象调查、公众动机调查
(  A  )
17、最常用的广告分类方法是( )。
A、按照广告媒介分类
B、按照广告信息分类
C、按照广告受众分类
D、按照区域分类
(  C  )
18、被誉为美国公共关系教育之父的斯科特·卡特利普,1952年出版了一本权威性著作( )。
A、《共同原则宣言》
B、《公共关系导论》
C、《有效公共关系》
D、《公众舆论之凝结》
(  B  )
19、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商业性广告( )
A、促销广告
B、公益广告
C、观念广告
D、形象广告
(  B  )
20、下列关于数字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印刷系统主要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
B、数字印刷流程也需要经过原稿的分析与设计、图文信息的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
C、数字印刷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
D、“数字打样”是指从计算机直接得到样张。
(  C  )
21、“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C  )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 )。
A、政治
B、趣味
C、事实
D、意识
(  D  )
23、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是( )
A、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B、通过中介进行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C、组织和组织间的信息交流
D、面对面的交谈和对话
(  B  )
24、世界历史上第一家在商业经营方面获得成功的大众化报纸是( )
A、纽约《世界报》
B、《纽约太阳报》
C、伦敦《泰晤士报》
D、《华盛顿邮报》
(  A  )
25、数字电视信号指亮度、彩色、声音信号的参数变化用( )数字表示。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  D  )
26、为吸引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实行舆论监督,中共中央1950年4月专门作出了( )
A、《关于改进报纸批评的决定》
B、《关于开展舆论监督的决定》
C、《关于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D、《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  B  )
27、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决定于(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形态
C、技术进步程度
D、文化繁荣程度
(  A  )
28、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是( )。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报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  A  )
29、《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作者是( )。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  A  )
30、新闻的真实性体现为( )
A、记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B、记实性
C、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
D、选择性
(  A  )
31、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  C  )
32、坚持( )是新闻的本源,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A、政治
B、兴趣
C、事实
D、意志
(  D  )
33、明确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是( )
A、周恩来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毛泽东
(  D  )
34、在《学会写视角新闻》一文中对视角新闻进行了概念诠释的是( )
A、范长江
B、范敬宜
C、邹韬奋
D、俞权城
(  C  )
35、谈到自己做记者时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点”的著名记者是( )
A、范长江
B、范敬宜
C、刘白羽
D、穆青
(  C  )
36、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环节是
A、明确采访目的
B、拟定采访提纲
C、访问
D、充实新知识
(  A  )
3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讲出这句至理名言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
(  D  )
38、根据新闻媒体的现实需要,下列哪一条不属于采访重点内容( )
A、抓新动向
B、抓新事物
C、抓新人物
D、抓新线索
(  C  )
39、新闻标题《本市商业服务急需解决什么问题?(引题)抓好“黑白绿”搞好“细小杂”(主题)》的缺点是:( )
A、评价事实不准确
B、运用文字不准确
C、主题、引题配置不当
D、标题的态度不鲜明
(  D  )
40、新闻标题与通讯标题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说理是否准确
B、是否有情感的抒发
C、是否有含蓄的提示
D、是否标出新闻事实
(  A  )
41、广播通讯对于主题的要求是:更加集中、单纯和( )
A、鲜明
B、动听
C、规范
D、悦耳
(  A  )
42、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为( )
A、北京电视台
B、天津电视台
C、哈尔滨电视台
D、上海电视台
(  D  )
43、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是( )
A、《望长城》
B、《话说运河》
C、《话说长江》
D、《丝绸之路》
(  A  )
44、电视诞生日是( )
A、1936年11月2日
B、1946年11月2日
C、1936年6月7日
D、1946年6月7日
(  C  )
45、高清摄像机的分辨率是( )
A、720×576像素
B、1080×720像素
C、1920×1080像素
D、2080×1920像素
(  A  )
46、下列中只属于电视新闻摄影而非图片新闻摄影的特征是( )
A、声画一体的真实性
B、纪录事实的真实性
C、忠实于生活的纪实性
D、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  C  )
47、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五四运动之后成立的( )
A、国际新闻摄影社
B、东北新闻影片社
C、中央写真通讯社
D、中国摄影学会新闻部
(  C  )
48、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  C  )
49、广告与新闻传播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对传播媒体的研究和应用
B、注重信息的传播
C、对信息的认识和态度相同
D、对信息内容的表述方式相似
(  D  )
50、下列有关数字报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发布平台多与报社的采编系统结合
B、以网页形式居多,也有采用PDF格式制作的
C、回溯性强、集合多种媒体的特点
D、往往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内容,为网络数据库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