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
A、有限效果论
B、议程设置论
C、“魔弹”论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  A  )
2、受众理论中有一种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并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这种理论是( )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关系论
D、选择性因素理论
(  D  )
3、,某热水工厂生产的玉环牌热水器发生了三起一氧化碳中毒的人身事故,面对这种状况应开展( )。
A、防御型公关活动
B、建设型公关活动
C、服务型公关活动
D、矫正型公关活动
(  B  )
4、介绍也有( ),一般而言,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女子。
A、高低之分
B、先后之别
C、贵贱不同
D、门户之见
(  D  )
5、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
A、控制论模式
B、5W模式
C、德福勒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  C  )
6、从观念上人为地把产品市场加以区分的定位策略称( )
A、正向定位
B、逆向定位
C、是非定位
D、市场定位
(  A  )
7、拉扎斯菲尔德等指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 )
A、环境监测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
C、麻醉精神功能
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  A  )
8、“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传播学者( )
A、伯洛
B、德福勒
C、申农
D、奥斯古德
(  B  )
9、“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 )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  B  )
10、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 )
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
B、一种管理职能
C、一门艺术和科学
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
(  A  )
11、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四种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 )
A、集权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  A  )
12、( )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  B  )
13、,首家合资广告公司——电扬广告公司在( )成立。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  A  )
14、从( )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逆反心理。
A、信息
B、消息
C、材料
D、舆论
(  A  )
15、社会传播中的超量信息也是一种噪音,这种噪音是( )
A、人为的
B、不可控制的
C、天然的
D、不能译码的
(  B  )
16、互联网上第一家电子书书店是( )。
A、美国亚马逊公司
B、美国目录字节公司
C、美国巴诺公司
D、美国西蒙·舒斯特公司
(  C  )
17、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 )
A、受控
B、操控
C、施控
D、遥控
(  C  )
18、在纸质图书中插入二维码,供读者发表评论。这一方法运用了( )技术。
A、云计算
B、大数据
C、物联网
D、语义分析
(  A  )
19、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
A、“工具说”
B、“游戏说”
C、“社交说”
D、“麻醉说”
(  C  )
20、“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属于( )的新闻思想。
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
(  D  )
21、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 )
A、宋庆龄
B、张澜
C、张治中
D、黄炎培
(  B  )
22、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手段,而表达和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 )
A、基础
B、目的
C、方法
D、动力
(  A  )
23、调频广播的广播方式意味着广播发射机高频正弦载波的振荡频率受以下因素控制而变化( )
A、低频调制信号
B、中频调制信号
C、高频调制信号
D、无频调制信号
(  A  )
2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 )导向。
A、政治
B、思想
C、理论
D、价值
(  A  )
25、美国最早的职业道德条例是( )
A、《记者守则》
B、《报业信条》
C、《记者道德条例》
D、《记者道德守则》
(  D  )
26、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规是于1906年颁布的( )
A、《暂行报律》
B、《大清报律》
C、《报纸条律》
D、《大清印刷物专律》
(  C  )
27、我国新闻媒介开展新闻批评的方针被概括为“开”、“好”、“管”,其中“开”指的是( )
A、新闻批评的领导问题
B、新闻批评的原则和方法问题
C、对新闻批评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D、新闻批评的对象问题
(  B  )
28、下面列举出了新闻批评的部分种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般性批评报道
B、深度报道
C、典型报道
D、连续性批评报道
(  B  )
2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闻职业道德条例是( )
A、《记者行为准则》
B、《记者守则》
C、《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D、《记者职业规范》
(  D  )
30、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  A  )
3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
A、信息交往
B、材料交往
C、情感交往
D、能量交往
(  D  )
3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
B、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
C、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
D、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  A  )
33、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中,接近性主要是指( )
A、地理上的接近性
B、亲缘关系上的接近性
C、政治观点的接近性
D、经济利益上的接近性
(  B  )
34、新闻学中,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范畴,建立理论体系,反映新闻活动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层次,通常被称作( )
A、历史新闻学
B、理论新闻学
C、应用新闻学
D、其它新闻学交叉学科
(  D  )
35、毛泽东称记者是( )
A、记的人
B、无冕之王
C、社会活动家
D、宣传家
(  A  )
36、“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于
A、1931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
(  A  )
37、纪30年代反映国内情况影响最大的长篇系列旅途通讯是( )
A、《中国的西北角》
B、《饿乡纪程》
C、《萍踪寄语》
D、《新俄国游记》
(  A  )
38、广播通讯是否运用音响,主要取决于通讯的( )
A、内容和主题
B、情节和细节
C、开头和结尾
D、节奏和韵律
(  C  )
39、中国电视新闻的调整改进提高阶段是从( )
A、1981~1983年
B、1985~1993年
C、1980~1992年
D、1980~1997年
(  D  )
40、“用镜头挖掘主题故事”的电视新闻属于( )
A、连续报道类
B、系列报道类
C、专题报道类
D、深度报道类
(  C  )
41、从摄影角度来说,体育摄影是典型的( )
A、静态摄影
B、固定摄影
C、动体摄影
D、人物摄影
(  A  )
42、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态是( )
A、消息类电视新闻
B、专题类电视新闻
C、评论类电视新闻
D、电视新闻直播
(  C  )
43、电视新闻拍摄中,对出镜记者的固定镜头拍摄一般采用( )
A、仰角度
B、俯角度
C、平角度
D、斜角度
(  C  )
44、美国摄影教育家卡蒂斯·麦克唐格尔对比新闻摄影记者与其他摄影师的不同认为,摄影师注重形象的视觉感受,而摄影记者则注重( )
A、形象中的信息
B、形象中的个性
C、形象中的新闻性
D、形象的发展与过程
(  C  )
45、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要想真实还原现场景物色彩,应调节( )
A、焦距
B、光圈
C、白平衡
D、色温
(  A  )
46、新闻摄影的基本的、首要的功能是( )
A、传播新闻信息
B、认知功能
C、文献功能
D、审美功能
(  B  )
47、下列哪幅照片曾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上,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年~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
A、约翰·汤姆森的《江西九江街头的流动商贩》
B、王小亭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
C、江波的《黎明的钟声》
D、徐肖冰的《延安的哨兵》
(  B  )
48、与电视新闻报道相比,电视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两者共同的特点是( )
A、事件性和非事件性
B、系统性和整体性
C、艺术性和技术性
D、主题内容和形式表现
(  C  )
49、公共关系传播性职能的首项主要内容是:( )。
A、交往沟通、协调关系
B、教育引导、服务社会
C、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D、组织宣传、创造气氛
(  B  )
50、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