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精选样卷

本试卷为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精选样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精选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  C  )
2、( )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A、宣传型
B、交际型
C、服务型
D、社会型
(  B  )
3、在新闻稿的写作中,导语是整篇新闻的( ),是抓住读者注意力的精华所在。
A、实质
B、灵魂
C、核心
D、基础
(  B  )
4、( )公共关系是组织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用来巩固良好公共关系状态的活动。
A、建设型
B、维系型
C、进攻型
D、防御型
(  B  )
5、在广告中,运用空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方法属于( )
A、增强刺激
B、运用对比
C、产生悬念和奇想
D、利用“大”
(  C  )
6、《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的作者是美国政治学家( )
A、施拉姆
B、霍夫兰
C、拉斯韦尔
D、麦克内利
(  A  )
7、巴纳姆的公共关系手段是( )。
A、编制神话
B、实事求是
C、提高透明度
D、投公众所好
(  A  )
8、( )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注意
B、记忆
C、态度
D、信服
(  C  )
9、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 )。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  D  )
1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
A、资料分析法
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
C、群体讨论法
D、民意测验法
(  B  )
1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
A、问卷调查法
B、抽样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内容分析法
(  B  )
12、广告目标的关键是( )
A、广告的目标
B、广告的市场分析
C、广告的费用预算
D、广告的主题
(  A  )
13、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视塑造自己的( )
A、文化形象
B、产品形象
C、社区形象
D、环境形象
(  D  )
14、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 )
A、卢卡奇
B、葛兰西
C、霍夫兰
D、霍克海默
(  D  )
15、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 )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A、公众传播
B、团体传播
C、群体传播
D、礼仪
(  D  )
16、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 )”。
A、社会设置
B、技术设置
C、经济设置
D、议题设置
(  B  )
17、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广告首先涉及的是( )
A、创意问题
B、市场问题
C、艺术问题
D、经营管理问题
(  B  )
18、公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具有( )性和社会性。
A、微观
B、宏观
C、直观
D、真实
(  C  )
19、当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时,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应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 )。
A、建设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进攻型公关
D、矫正型公关
(  C  )
20、所谓“市场导向”实际就是( )。
A、公关导向
B、营销导向
C、顾客导向
D、政策导向
(  D  )
21、( )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  B  )
22、发起组织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被推为会长的是( )。
A、郑超麟
B、蔡元培
C、瞿秋白
D、戈公振
(  D  )
23、毛泽东提出“政治家办报”主张的时间在( )
A、1945年
B、1950年
C、1956年
D、1957年
(  B  )
24、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观点的人是( )
A、本杰明·戴
B、约翰·博加特
C、普利策
D、格里利
(  C  )
25、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 )。
A、邵飘萍
B、邵力子
C、徐宝璜
D、林白水
(  D  )
26、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 )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  D  )
27、新闻失实一般分为( )
A、完全失实与部分失实
B、现象失实与本质失实
C、整体失实与具体失实
D、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  A  )
28、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  B  )
29、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 )。
A、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B、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C、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
D、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  C  )
30、最早明确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的中国政治家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梁启超
D、王韬
(  C  )
31、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要做到( )
A、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
B、充分体察群众的兴趣
C、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结合
D、接受社会与公众对新闻舆论的监督
(  D  )
32、人类早期信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力是( )。
A、人类的好奇心
B、人类的求知欲
C、人类的生理本能
D、人类的社会交往
(  D  )
33、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是信息量大小、重要程度高低和( )
A、时间远近
B、有趣与否
C、与受众接近程度高低
D、事实新旧
(  A  )
34、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三个围绕”,这不包括( )
A、围绕当前国际整体局势来进行
B、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
C、围绕改革、开放、稳定这个大局来进行
D、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目标来进行
(  D  )
35、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 )
A、真实性与时效性
B、受众第一
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D、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
(  C  )
36、新闻记者采访中最基本与最常用的观察是( )
A、同步观察
B、事前观察
C、现场观察
D、闯入性观察
(  B  )
37、两位记者以客人身份暗访郁金香,摸清某女受骗于卡拉ok厅当三陪小姐一事属于隐性采访中哪一类型
A、体验型
B、侦察型
C、验证型
D、追踪型
(  A  )
38、关于机动记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像专业记者那样只报道某专业领域的事情
B、不像地方记者那样常驻一个地方
C、直接受总编辑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
D、机动灵活,随时出击是机动记者的活动特点
(  C  )
39、提倡记者写独家新闻,这是希望记者具有( )
A、未来意识
B、监督意识
C、竞争意识
D、信息意识
(  C  )
40、提出新闻记者需有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四能的人是
A、王韬
B、梁启超
C、黄远生
D、徐宝璜
(  C  )
41、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一度称( )
A、访事
B、访员
C、特派员
D、探员
(  A  )
42、电视新闻的表现弱势首先在于视、听符号的( )
A、暂留性
B、灵活性
C、局限性
D、表面性
(  B  )
43、有些环境音响如汽车喇叭声、小溪流水声等大同小异,因此采录这些音响特别需要( )
A、巧妙组合,创意外效果
B、坚持采录真实性
C、善于模拟,力求逼真
D、注意利用音响资料
(  A  )
44、电视新闻拍摄中,把倾听谈话对象的反应镜头称为( )
A、反打镜头
B、空镜头
C、插入镜头
D、过肩镜头
(  D  )
45、二十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新闻摄影领域主要使用的标准相机是( )
A、尼康
B、佳能
C、柯达
D、4×5英寸SpeedGraphic
(  C  )
46、世界公认的摄影术发明者是( )
A、伊斯曼
B、尼埃普斯
C、达盖尔
D、塔尔博特
(  A  )
47、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体裁推向高潮的新闻摄影师是( )
A、尤金·史密斯
B、玛格丽特·怀特
C、罗伯特·卡帕
D、乌力尔·西奈
(  D  )
48、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的“特写”是指( )
A、近距离拍摄的特写新闻照片
B、采用长镜头拍摄的新闻照片
C、采用特写景别拍摄的新闻照片
D、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局部典型进行重点表现
(  A  )
49、我国电视新闻摄影在设立早期一直受纪录电影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影响,画面拍摄强调审美追求,造型单调、雷同,最早打破这种状况的纪录片是( )
A、《丝绸之路》
B、《话说长江》
C、《话说运河》
D、《望长城》
(  A  )
50、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中,最不可缺失的是( )
A、摄影技术
B、工作兴趣
C、人文修养
D、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