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本试卷为数据结构,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判断题

数据结构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F  )
1、队列在数据中的存储原则是后进先出。 
(   F  )
2、对任何数据结构,链式存储结构一定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   T  )
3、链表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进行插入、删除操作时,在链表中比在顺序存储结构中效率高。 
(   T  )
4、顺序存储结构的主要缺点是不利于插入或删除操作。 
(   F  )
5、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的各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   F  )
6、(4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一般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成正比。 
(   F  )
7、(3分)装填因子越小,表明哈希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   F  )
8、(2分)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可以唯-地构造出该: 二叉树。( ×) 
(   T  )
9、(4分)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无关。 
(   T  )
10、(3分)分块查找是把线性表分成若干块,每块中的元素存储顺序是任意的。(√) 
(   F  )
11、字符串采用结点大小为1的链表作为其存储结构,是指链只存放一个字符。 
(   F  )
12、数据结构的抽象操作的定义与具体实现有关。 
(   F  )
13、循环队列通常用指针来实现队列的头尾相接。 
(   F  )
14、队列和栈都是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两端进行运算。 
(   T  )
15、设模式串的长度为m,目标串的长度为n,当n≈m且处理只匹配一次的匹配时,朴素的匹配(即子串定位函数)算法所花的时间代价可能会更为节省。 
(   T  )
16、任何一个递归过程都可以转换成非递归过程。 
(   F  )
17、将插入和删除限定在表的同一端进行的线性表是队列 
(   T  )
18、数据结构中评价算法的两个重要指标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T  )
19、数据结构的概念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的运算3个方面 
(   T  )
20、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 
(   F  )
21、链式存储结构通过指针间接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T  )
22、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任意结点均处在其子女结点之前。 
(   T  )
23、超栈是一种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即插入限制在一端(例如end2)进行,而删除仍允许在两端进行。 
(   T  )
24、完全二叉树某结点有右子树,则必然有左子树。 
(   T  )
25、可以将冒泡算法设计成稳定排序。 
(   T  )
26、归并排序是稳定排序。 
(   T  )
27、哈夫曼树的结点是带权的。 
(   F  )
28、无向图的边没有权值。 
(   F  )
29、折半查找判定树的是完全二叉树。 
(   F  )
30、如果BST某个结点的只有左子树,则将其删除后,需要重新调整才能保持BST特征。 
(   T  )
31、当待排记录的数量n很小时,直接插入排序是一种很好的排序方法。 
(   T  )
32、哈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F  )
33、栈和队列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1分)正确错误 
(   F  )
34、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1分)正确错误 
(   F  )
35、在单链表中,要访问某个结点,只要知道该结点的地址即可。因此,单链表是一种随机存取结构。(1分)正确错误 
(   F  )
36、二叉树的链式存储为二叉链表。(×) 
(   T  )
37、对一个连通图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可以遍访图中的所有顶点。 
(   F  )
38、最小代价生成树是唯一的。 
(   T  )
39、数据结构内容 主要包括三大结构(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和图型结构) 和两大算法(查找和排序) 
(   T  )
40、最短路径包括两种:单源最短路径和多源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