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测试卷

本试卷为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测试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电弧焊作人员的眼睛暴露于弧光照射下,会引起眼角膜炎,甚至电光性眼炎,引起这种伤害 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焊产生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
(  C  )
2、下列不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是( )。
A、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B、移动式压力容器
C、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D、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
(  C  )
3、在机械制造行业,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碰撞和撞击
B、切割刺扎
C、卷入和挤压
D、触电
(  D  )
4、风铲作为一种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工具,属于( )。
A、手持转动工具
B、固定轮转工具
C、农用机械
D、锤打工具
(  B  )
5、在机械设计时,避免产生锐角、毛刺等属于( )类型的设计原则。
A、限制机械应力
B、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C、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D、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  D  )
6、机器设备设计和装置设计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和本质安全化追求的目标是:( )进行操作,能保证安全,不受伤害或不出故障。
A、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B、经过培训合格上岗的专业操作人员
C、未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
D、不懂机器使用的普通人员
(  C  )
7、应用保护接零系统应注意的安全要求中,( )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
A、重复接地
B、PE线和PEN线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
C、工作接地
D、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
(  D  )
8、高处作业除了正常防护用品外,还应佩戴( )。
A、工作负荷工作鞋
B、安全帽和手套
C、安全帽和工作服
D、安全带和工具包
(  C  )
9、机械的危险部位根据机械部位特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旋转部件和直线运动部件具有的危险性质不一致。因此,安装防护装置须根据不同危险部位的特性选择不同的防护装置。下列关于旋转部件安装防护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无凸起的机械转动轴,安装的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B、对于对旋式轧辊和牵引辊可以采用钳型防护装置提供保护
C、对于啮合齿轮必须安装半封闭的防护罩,以方便人员通过防护罩工作
D、对于辊轴交替驱动的辊式输送机,应在驱动轴的下游安装防护装置
(  C  )
10、起重机械定期检验是指在使用单位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的基础上,由检验机构进行的全国检验。《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规定,起重机械定期检验中应当进行性能试验,首检后每间隔1个检验周期应进行1次的试验项目是( )。
A、静载荷试验
B、动载荷试验
C、额定载荷试验
D、超载试验
(  B  )
11、视觉疲劳可通过反应时伺和( )等方法进行测定。
A、闪光融合频度
B、闪光融合频率
C、反射系数
D、空间照度
(  D  )
12、在不接地的10kV系统中,变压器的接地一般是其( )、外壳及其阀型避雷器三者共用的接地。
A、高压绕组中性点
B、避雷针
C、内壳
D、低压绕组中性点
(  D  )
13、位置的限制与调整装置是起重机的安全装置之一。下列装置,不属于位置的限制与调整装置的是( )。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D、起重量限制器和零位保护器
(  A  )
14、烟花爆竹最基本的组成是( )。
A、氧化剂和可燃剂
B、氧化剂和黏结剂
C、黏结剂和功能添加剂
D、可燃剂和功能添加剂
(  C  )
15、医疗卫生上主要用于消毒、灭菌与理疗的射频辐射的波段为( )。
A、高频电磁场
B、超高频电磁场
C、微波磁场
D、中高频电磁场
(  C  )
16、防振动的第一步是( )。
A、使工作人员了解防振动的方法
B、选择振动小的设备
C、控制振动源
D、引用好的防振动措施
(  A  )
17、适宜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净化的工艺方法是( )。
A、洗涤法
B、袋滤法
C、静电法
D、燃烧法
(  A  )
18、矿用炸药一般有硝酸铵类炸药、水胶炸药、硝化甘油炸药和乳胶炸药。其中( )是我国矿山使用最广泛的工业炸药。
A、硝酸铵类炸药
B、水胶炸药
C、硝化甘油炸药
D、乳胶炸药
(  C  )
19、(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设( )。
A、横向斜撑
B、纵向斜撑
C、剪刀撑
D、水平撑
(  B  )
20、为指出设备的固有点燃风险,区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和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的差别,需引入( )。
A、设备防爆等级
B、设备保护等级
C、设备坚固等级
D、设备优良等级
(  A  )
21、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爆炸事故都是有可燃气体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的。由于条件不同,有时发生燃烧,有时发生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能转化。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分为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和化学反应阶段,下列关于燃烧反应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烧反应过程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砍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
B、燃烧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收点火源能重,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粒子
C、燃烧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阶段是指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惰性分子和稳定自由 基,完成燃烧反应
D、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能重
(  C  )
22、(2019年)锅炉定期检验是指在锅炉设计使用期限内,每间隔- -定时间对锅炉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验,可分为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和水(耐)压试验,下列对某锅炉进行现场水压试验的过程和结果中,不符合《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TSG G7002 )的是()
A、升压至工作压力,升压速率为0.1MPa/min
B、环境温度10℃ ,未采取防冻措施
C、试验压力下,保压时间10min,压降为0
D、受压部件为奥氏体材料,水中氯离子浓度为25mg/L
(  C  )
23、(2019年)易熔塞合金装置由钢制塞体及其中心孔中浇铸的易熔合金塞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温度控制气瓶内部的温升压力,当气瓶周围发生火灾或遇到其他意外高温达到预定的动作温度时,易熔合金即熔化,易熔合金塞装置动作,瓶内气体由此塞孔排出,气瓶泄压。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易熔合金装置的动作温度为( )。
A、80℃
B、95℃
C、110℃
D、125℃
(  C  )
24、(201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关于化学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用、泄漏应急处理、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下列关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从制作之日算起,每5年更新1次
B、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C、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编印
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  C  )
25、(2017)为防止发生事故,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关于化学品运输安全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禁忌化学品不得混运
B、禁止用翻斗车运输爆炸物
C、禁止在内河运输遇水燃烧物品
D、禁止用叉车运输易燃液化气体
(  A  )
26、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用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按照防止触电的形式分类,屏护和间距应属于( )。
A、直接接触触电安全措施
B、兼防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的安全措施
C、间接接触触电安全措施
D、其他安全措施
(  D  )
27、有一种防雷装置,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该装置被击穿,将雷电波引入大地,而在雷电冲击波过去后,该装置自动恢复绝缘状态,这种装置是( )。
A、接闪器
B、接地装置
C、避雷针
D、避雷器
(  B  )
28、把容积不超过( ),用于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的可重复重装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叫作气瓶。
A、2000 L
B、3000L
C、4000 L
D、5000L
(  C  )
29、某天,浙江省宁波市某化学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压力管道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的事故。压力管道泄漏和爆炸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因此,要加强对压力管道的监控管理工作。下列关于压力管道的现象中,还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的是( )。
A、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
B、压力管道及管件发生轻微泄漏或异常振动、声响
C、压力管道超期服役1年
D、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  A  )
30、人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苯、甲苯等苯系物质可引起刺激或灼伤。甲苯的这种特性称为危险化学品的( )。
A、腐蚀性
B、燃烧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  A  )
31、下列属于金属切削机械的是( )。
A、车床
B、汽车
C、起重机
D、锻压机械
(  C  )
32、机械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部位,在人操纵机械的过程中对人造成伤害。下列关于机械的危险部位防护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凸起的转动轴,光滑暴露部分可以装一个和轴可以互相滑动的护套
B、对于有凸起的转动轴,可以使用固定式防护罩对其进行全封闭保护
C、对于辊轴交替驱动的辊式输送机,可以在驱动轴的上游安装防护罩
D、对于常用的牵引辊,可以安装钳型条通过减少间隙提供保护
(  D  )
33、进行木材加工的机械统称为木工机械,木工机械刀轴不仅锋利,而且转速高、噪声大,容易发生事故,下列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木工机械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A、机械伤害
B、火灾爆炸
C、引发中毒或癌症
D、电离辐射
(  A  )
34、下列属于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安全技术措施的是()。
A、安全电压
B、绝缘
C、屏护
D、接地保护
(  C  )
35、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是()。
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受潮后发生击穿短路
B、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导致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
C、电源电压波动、频率过低
D、电缆严重过载,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
(  D  )
36、部分省市统计资料表明,农村触电事故约为城市的( )倍。主要原因是农村设备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较低和安全知识不足。
A、1.5
B、2
C、2.5
D、3
(  A  )
37、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等特点。下列关于雷电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坏电力设备的绝缘
B、引起电气设备过负荷
C、造成电力系统过负荷
D、引起电动机转速异常
(  D  )
38、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其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但可燃性固体的燃烧过程相对复杂,下列关于可燃固体燃烧过程正确的是()。
A、液化→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B、气化→液化→燃烧→氧化分解
C、气化→液化→氧化分解→燃烧
D、液化→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  B  )
39、闪燃和阴燃是燃烧的不同形式。下列有关闪燃和阴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闪燃是看得到的燃烧,阴燃是看不到的燃烧
B、闪燃是短时间内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阴燃是没有火焰的燃烧
C、闪燃温度高,阴燃温度低
D、阴燃得到足够氧气会转变成闪燃
(  B  )
40、燃烧反应过程中,( )阶段的时间最长。
A、感应
B、扩散
C、反应
D、化学反应
(  C  )
41、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B、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C、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D、爆炸极限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A  )
42、甲化工厂设有3座循环水池,采用液氯杀菌。该工厂决定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杀菌,消除了液氯的安全隐患。这种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措施属于()。
A、替换
B、变更工艺
C、改善操作条件
D、保持卫生
(  A  )
43、毒性危险化学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对人体产生危害。危害的表现形式有刺激、过敏、致癌、致畸、尘肺等。下列危险化学品中,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
A、苯
B、滑石粉
C、氯仿
D、水银
(  A  )
44、锅炉结渣是指渣在高温下黏结于受热面、炉墙、炉排之上并越积越多的现象。结渣会使受热面吸热能力减弱,降低锅炉的出力和效率。下列措施中能预防锅炉结渣的是()。
A、控制炉膛出口温度,使之不超过灰渣变形温度
B、降低煤的灰渣熔点
C、提高炉膛温度,使煤粉燃烧后的细灰呈飞腾状态
D、加大水冷壁间距
(  C  )
45、安全阀是锅炉上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每月应自动排放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做好记录并签名。应定期检验、定压并铅封完好,定期检验的周期是()。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  B  )
46、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涉及安全的主要部件中,产生阻止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是( )。
A、转向器
B、制动器
C、安全阀
D、驱动器
(  C  )
47、化工管路中的静电如不及时消除,很容易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起到防静电作用的是( )。
A、管道架空敷设
B、设置补偿器
C、管线接地
D、管道敷设有一定坡度
(  A  )
48、电火花和电弧是重要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装置在正常条件下和在故障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电火花。下列叙述所产生的电火花中,属于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是( )产生的火花。
A、切断电感性电路时,开关断口处
B、电气接点接触不良
C、带电导线接地
D、架空线路导线偶然碰撞
(  A  )
49、煤矿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温度及每人供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其中按排尘风速计算,硐室采场最低风速应不小于( )。
A、0.15
B、0.25
C、0.5
D、1.0
(  B  )
50、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下列说法中,符合有害气体净化技术原则的是( )。
A、确定隐患排查和治理方案
B、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
C、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预防为主
D、搞好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自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