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 农业经济相关题目

本试卷为(中级) 农业经济相关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农业经济相关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周期确定,小额生产费用贷款一般不超过( )年。
A、1
B、2
C、3
D、4
(  D  )
2、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受损的风险是( )。
A、人身风险
B、财产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  A  )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以( )基础。
A、法律法规
B、质量标准
C、管理体系
D、支持体系
(  C  )
4、农产品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中,均有可能被污染,进而引发质量安全问题,这说明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具有( )特点。
A、危害的直接性
B、危害的累积性
C、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D、管理的复杂性
(  D  )
5、考虑到项目的动态情况,项目计算期一般都在( )之间,有时会小于项目的经济寿命期。
A、1~5年
B、5~10年
C、10~15年
D、10~20年
(  A  )
6、( )是指为获得统计资料有计划地进行各种调查研究活动,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
A、统计资料搜集
B、统计资料设计
C、统计资料分析
D、统计资料整理
(  B  )
7、短期借款是指从银行、信用社和有关单位、个人借入的期限在( )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A、0.5
B、1
C、2
D、4
(  B  )
8、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受制于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下列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不好
B、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好
C、集约化程度越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好
D、集约化程度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的影响不确定
(  A  )
9、()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
A、农业标准化
B、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C、农业资源
D、农产品质量标准化
(  B  )
10、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中,代码为NY/T的标准是( )。
A、农业强制性行业标准
B、农业推荐性行业标准
C、农业地方标准
D、农业国家标准
(  B  )
11、?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为()。
A、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
B、专用标准和非专用标准
C、产前标准和产后标准
D、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  A  )
12、可追溯系统最早应用于( )
A、汽车、飞机等工业品
B、牛肉及其制品
C、蔬菜
D、水产
(  C  )
13、( ),是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
A、HACCP
B、GMP
C、GAP
D、GDP
(  B  )
14、在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和基因工程技术并经相关机构认证的产品是( )。
A、无公害农产品
B、有机食品
C、绿色食品
D、生态食品
(  B  )
15、( )的治理方式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A、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B、人民公社制
C、乡镇自治
D、乡政村治
(  D  )
16、( )是先进文化在农村传播的主要媒介。
A、乡村政治组织
B、乡村自治组织
C、乡村经济组织
D、乡村社会组织
(  B  )
17、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把( )作为主攻方向。
A、夯实基层基础
B、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C、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D、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
(  A  )
18、( )阶段奠定了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是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发展的起点。
A、乡镇自治
B、乡政村治
C、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D、人民公社制
(  B  )
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 )。
A、城镇
B、农村
C、三、四线城市
D、一、二线城市
(  D  )
20、农村自治组织要完善治理机制,重点是发挥( )的主体作用。
A、村民委员会
B、村民理事会
C、村务监督委员会
D、农民
(  C  )
21、目前,我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法律依据正在逐步健全,下列法律法规中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产地环境法律的是( )。
A、《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B、《农业法》
C、《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D、《兽药管理条例》
(  C  )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针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是( )。
A、良种推广补贴
B、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C、农机购置补贴
D、农资综合补贴
(  B  )
23、完善农村财政政策和支农政策要切实把握好三个关系,守住四条底线,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个关系”的是()。
A、把握好政策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B、把握好农业财政中中央与地方投入比例关系
C、把握好改革总体目标与具体政策措施的关系
D、把握好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
(  C  )
24、农村财政政策工具中,风险补偿金的补偿对象不包括()。?
A、政策性银行
B、国有商业银行
C、村委会
D、担保机构
(  B  )
25、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税收收入的是( )。
A、公债收入
B、营业税
C、行政收入
D、国有资产收入
(  D  )
26、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督,对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及以下的,应适时接管、撤销或破产。
A、6%
B、5%
C、3%
D、2%
(  A  )
27、小额贷款公司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
A、5%
B、10%
C、15%
D、20%
(  A  )
28、生物灾害,如虫灾属于( )。
A、意外事故
B、自然灾害
C、人为事件
D、社会风险
(  A  )
29、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表达式为( )。
A、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农产品价格变动百分比
B、农产品价格变动百分比/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C、农产品需求量变化百分比/消费者收入变化百分比
D、农产品价格变化百分比/消费者收入变化百分比
(  B  )
30、下列各项中,关于进口配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进口配额指对某种商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
B、进口配额会降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C、进口配额使得政府没有了收入
D、进口配额的收入转移到了持有许可证的个人和公司
(  D  )
31、下列选项中,反映项目偿债能力的最主要指标是( )。
A、利息备付率
B、偿债备付率
C、财务内部收益率
D、资产负债率
(  C  )
32、下列选项中,关于项目融资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项目公司通常是确定的法律实体
B、借款方通常是项目公司
C、参与主体单一
D、发起方通常是项目公司股东
(  A  )
33、公司融资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个公司现金流量和资产均可用于偿还债务
B、公司只作为决策者
C、公司只作为投资者
D、债权人对债务不具有完全的追索权
(  C  )
34、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是依靠有效的( )支撑的。
A、项目公司信誉
B、项目公司资产
C、信用保证结构
D、项目公司资本
(  B  )
35、在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中,“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数”是指年度内()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本乡镇内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数。
A、3
B、6
C、9
D、10
(  B  )
36、按统计制度规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采取( )调查法。
A、典型
B、全面
C、抽样
D、重点
(  D  )
37、下列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业务中,应计入“短期投资”账户的是()。
A、购入2年期国债
B、出资10万元投资某农民专业合作社
C、将村集体新建的厂房投资入股某企业
D、购入3个月后到期的银行债券
(  D  )
38、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追还的应收款项,按规定程序批准核销后,应当计入()。
A、经营支出
B、管理费用
C、坏账损失
D、其他支出
(  D  )
39、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不论是否当月支付,都应通过()账户进行核算。
A、实付工资
B、管理费用
C、劳务成本
D、应付工资
(  A  )
40、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
A、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B、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C、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D、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  C  )
41、企业筹资决策除需要确定筹资总规模外,还需要确定()。
A、最佳收益水平
B、最佳投资规模
C、最佳资金结构
D、最佳分配规模
(  A  )
42、速动比率是反映项目快速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是()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
A、流动资产总额与存货之差
B、总资产
C、流动资金总额与存货之和
D、流动资产
(  D  )
43、某企业2019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900万元(其中存货450万元,待摊费用10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450万元。该企业的流动比率为( )。
A、0.78
B、1
C、1.22
D、2
(  C  )
44、下列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是( )。
A、销售净利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资本保值增值率
(  B  )
4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
A、农业资源
B、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C、政府政策
D、市场环境
(  B  )
46、下列关于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果高效化、手段科技化
B、要素投入简约化
C、服务社会化、农民职业化
D、农业经营方式一体化
(  C  )
47、当今世界各国农业的竞争,本质是农业( )的竞争。
A、人力资本
B、生产方式
C、科技领域
D、资源配置
(  C  )
48、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的措施不包括( )。
A、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同步
B、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C、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
D、转变资金向城市工业流动的偏向
(  D  )
49、现代农业中投入和使用大量现代要素的根本目的不包括( )。
A、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
D、提高经济收益
(  A  )
50、我国现代农业启动建设开始于( )。
A、农业合作化
B、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C、三农的提出
D、农业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