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级) 农业经济

本试卷为历年(中级) 农业经济,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农业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近几年生猪价格波动较大,为有效缓解这一异常现象,( )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A、规模经营
B、区域布局
C、农业科技
D、农业补贴
(  C  )
2、当前,我国处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 )。
A、启动建设阶段
B、探索发展阶段
C、全面推进阶段
D、成熟完善阶段
(  B  )
3、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以( )为核心。
A、法治财政
B、民生财政
C、阳光财政
D、效率财政
(  A  )
4、下列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承担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的是( )。
A、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农村信用社
D、邮政储蓄银行
(  B  )
5、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 )。
A、3%
B、5%
C、10%
D、6%
(  C  )
6、社员大会、理事会决议应在会后( )日内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A、3
B、5
C、10
D、7
(  D  )
7、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受损的风险是( )。
A、人身风险
B、财产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  A  )
8、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保险合同而结成的保险关系为( )。
A、原保险
B、再保险
C、共同保险
D、重复保险
(  B  )
9、投保人以一个保险标的同时向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投保同一风险,保险金额总和( )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就构成重复保险。
A、低于
B、超过
C、等于
D、低于或等于
(  A  )
10、下列不属于保险合同关系人的是( )。
A、承保人
B、受益人
C、保险代理人
D、经纪人
(  A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
A、初级产品
B、加工品
C、中间产品
D、产成品
(  A  )
12、如果某一产品的需求量变化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化幅度,则该产品(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完全无弹性
D、单位弹性
(  C  )
13、柑橘每公斤为2元时,供给量为200万公斤,当价格下降为1.8元时,供给量为180万公斤,则柑橘的供给弹性系数为( )。
A、0.1
B、0.9
C、1.0
D、1.1
(  A  )
14、如果某农产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做出反应,则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为( )。
A、0
B、0.5
C、1
D、∞
(  A  )
15、速动比率是反映项目快速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是( )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
A、流动资产总额与存货之差
B、总资产
C、流动资金总额与存货之和
D、流动资产
(  D  )
16、下列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目的的是( )。
A、反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B、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C、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咨询服务
D、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C  )
17、在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指标中,“工日”属于( )指标。
A、质量
B、实物
C、劳动
D、价值
(  B  )
18、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中,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不包括( )。
A、净现值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现值指数法
D、内含报酬率法
(  D  )
19、某公司2017年发生如下业务,产品销售收入1800万元,销售成本1080万元,销售费用152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08万元,其他业务利润50万元,管理费用70万元,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20万元,投资收益35万元,营业外收入25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为( )。
A、15
B、16
C、20
D、21
(  C  )
20、农产品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中,均有可能被污染,进而引发质量安全问题,这说明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具有()特点。
A、危害的直接性
B、危害的累积性
C、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D、管理的复杂性
(  B  )
21、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 )四个层级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A、产品标准
B、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
D、技术标准
(  C  )
22、关于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追溯体系涵盖农业生产、包装加工和运输销售等三大主要环节
B、追溯体系包含前追溯制度和后追溯制度
C、运输和销售过程仅实行食品供应可追溯制度
D、运输企业主要负责将供应商后追溯信息转给批发商或零售商
(  D  )
23、下列关于我国建立村级组织体系的特点,错误的是( )。
A、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
B、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
C、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
D、村务监督组织为补充
(  B  )
24、下列政策工具中,不属于农村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财政担保
B、公开市场业务
C、财政贴息
D、税收优惠政策
(  B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农业资金投入需要遵循的最基本要求是( )。
A、县级以上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量
B、县级以上财政用于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C、县级以上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D、县级以上预算资金用于农业建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  B  )
26、下列各项中,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主体是( )。
A、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B、中储粮集团公司
C、有关省粮食和物质储备部门
D、有关省份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
(  A  )
2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继续“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C、支持增强国内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D、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D  )
28、农业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和资金需求的不平衡性,体现了农村金融的()特点。
A、涉及面广
B、风险较高
C、政策性强
D、管理较难
(  C  )
29、农户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当以()出资。
A、贷款方式
B、实物方式
C、货币方式
D、社员认可的各种方式
(  C  )
30、家禽保险业务不包括()。
A、养鸡保险
B、养鸭保险
C、养猪保险
D、养鸽保险
(  A  )
31、根据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富有弹性的农产品是指需求量的变化幅度()价格的变化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  A  )
32、某企业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为0.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该产品价格上升40%,则其供给量( )。
A、上升10%
B、下降10%
C、上升90%
D、下降90%
(  D  )
33、某种农产品价格下降40%时,其需求量增加了20%,则该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 )。
A、2
B、1.5
C、1
D、0.5
(  C  )
34、在项目评估过程中,利用净年值法、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对不同项目所含的全部因素进行方案比较的前提是各比选项目的()。
A、净现值相同
B、流动比率相同
C、计算期相同
D、速动比率相同
(  D  )
35、下列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中,不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
A、项目投资回收期
B、总投资收益率
C、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D、财务内部收益率
(  C  )
36、主要负责协调贷款工作,并根据项目融资协议保持与各方的联系,对外发表公告和传递信息的银行是( )。
A、牵头银行
B、参与银行
C、代理银行
D、工程银行
(  B  )
37、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采取()方法。
A、抽样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  C  )
38、能总括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
A、科目余额表
B、收支明细表
C、资产负债表
D、收益分配表
(  D  )
39、下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出项目中,属于经营支出的是()。
A、村干部的差旅费
B、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C、防汛抢险支出
D、产役畜的饲养费用
(  C  )
40、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笔应付款7000元,因原债权单位撤销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核销后,应当计入()账户。
A、经营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收入
D、公积公益金
(  D  )
41、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不包括()。
A、资本
B、公积公益金
C、未分配收益
D、应付福利费
(  B  )
42、某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辆运输汽车,原价10万元,预计可以行驶20万千米,预计净残值2000元,2019年共行驶4万千米。若该汽车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则2019年折旧额为( )元。
A、19200
B、19600
C、20000
D、24000
(  D  )
43、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中,资产重估增值部分应当记入( )科目。
A、“经营收入”
B、“补助收入”
C、“其他收入”
D、“公积公益金”
(  B  )
44、如无特殊说明,复利计算的计息期为()。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  D  )
45、下列不属于农业企业筹措资金基本原则的是()。
A、规模适当原则
B、来源合理原则
C、方式经济原则
D、公开透明原则
(  A  )
46、某农业企业取得3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为0.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项借款的资金成本为( )。
A、7.54%
B、10%
C、7.50%
D、15%
(  C  )
47、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年存款利率为8%,按复利计息,三年后可得( )元。
A、1148.43
B、1240.00
C、1259.71
D、1306.85
(  B  )
48、( )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
A、投资规模
B、资金结构
C、筹资规模
D、投资结构
(  C  )
49、( )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潜力所在。
A、资金
B、土地
C、科技
D、劳动力
(  C  )
50、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60%。
A、2021年
B、2022年
C、2020年
D、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