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文学

本试卷为2023年现代文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现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  D  )
2、代“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是..
A、路翎
B、张爱玲
C、苏青
D、徐訏
(  A  )
3、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
A、《微雨》
B、《毁灭》
C、《昨日之歌》
D、《为幸福而歌》
(  C  )
4、沈从文批判、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短篇小说是
A、《萧萧》
B、《菜园》
C、《八骏图》
D、《牛》
(  A  )
5、京派作家的创作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
A、乡村中国
B、都市中国
C、学院生活
D、平民生活
(  C  )
6、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三大主义”的人物是
A、吴虞
B、钱玄同
C、陈独秀
D、刘半农
(  A  )
7、“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这是哪个文学社团对文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南国社
D、沉钟社
(  B  )
8、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
A、贺敬之
B、艾青
C、李季
D、田间
(  D  )
9、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的作者是
A、王鲁彦
B、王统照
C、萧军
D、李劼人
(  C  )
10、陈白尘的四幕剧《岁寒图》写于
A、1937年
B、1942年
C、1944年
D、1948年
(  A  )
11、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艺术特色的作品是
A、鲁迅的《故事新编》
B、郭沫若的《屈原》
C、郁达夫的《采石矶》
D、冯至的《伍子胥》
(  D  )
12、诗集《十四行集》的作者是
A、李金发
B、徐志摩
C、冯文炳
D、冯至
(  D  )
13、符合萧红《呼兰河传》的完整、正确的判断是
A、爱情小说
B、抗战小说
C、“问题小说”
D、回忆、自传性小说
(  A  )
14、《漳河水》的题材是
A、解放区的妇女解放
B、北方乡村的农民暴动
C、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D、抗战时期的工人斗争
(  A  )
15、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1930年
B、1932年
C、1936年
D、1942年
(  D  )
16、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  D  )
17、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A、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实主义
D、主情主义
(  C  )
18、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
A、《我的记忆》
B、《望舒草》
C、《灾难的岁月》
D、《旧锦囊》
(  D  )
19、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
A、庐隐
B、丁玲
C、苏青
D、张爱玲
(  C  )
20、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提出“立人”思想的作品是
A、《域外小说集》
B、《科学史教篇》
C、《文化偏至论》
D、《摩罗诗力说》
(  D  )
21、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表现历史上“中国的脊梁”的名篇是
A、《铸剑》
B、《非攻》
C、《眉间尺》
D、《理水》
(  D  )
22、张爱玲、于伶、师陀等作家抗战时期主要生活区域是
A、根据地
B、解放区
C、国统区
D、沦陷区
(  A  )
23、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立意反映土改斗争中
A、农村的变化,农民的变化
B、农村的变化,地主的变化
C、华北的变化,农民的变化
D、农村的变化,干部的变化
(  B  )
24、《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A、老舍
B、曹禺
C、田汉
D、洪深
(  C  )
25、采用梦幻的形式反映现实的剧作是
A、《岁寒图》
B、《心防》
C、《升官图》
D、《法西斯细菌》
(  C  )
26、收入了《理水》、《铸剑》的作品集是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  C  )
27、巴金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第一部小说是
A、《家》
B、《寒夜》.
C、《灭亡》
D、《雾》
(  A  )
28、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思想论争,其中“第三种人”指的是
A、苏汶
B、胡秋原
C、梁实秋
D、林语堂
(  D  )
29、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杂文)刊物是
A、《美文》
B、《现代评论》
C、《论语》
D、《语丝》
(  C  )
30、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中的翘楚是
A、《老张的哲学》
B、《赵子曰》
C、《二马》
D、《离婚》
(  B  )
31、赵伯韬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A、《腐蚀》
B、《子夜》
C、《幻灭》
D、《林家铺子》
(  B  )
32、“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
A、绿原
B、路翎
C、鲁蕖
D、阿垅
(  D  )
33、周作人《雨天的书》的体裁是
A、小说
B、报告文学
C、诗歌
D、散文
(  B  )
34、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
A、萧 萧
B、翠 翠
C、夭 夭
D、三 三
(  C  )
35、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39年5月
B、1941年5月
C、1942年5月
D、1943年5月
(  B  )
36、被鲁迅评为表现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
背”的小说是
A、《八月的乡村》
B、《生死场》
C、《牛车上》
D、《旷野的呼喊》
(  C  )
37、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是
A、《蚀》
B、《虹》
C、《腐蚀》
D、《霜叶红似二月花》
(  D  )
38、宋之的独幕讽刺喜剧《群猴》的背景是
A、国民党倡导的“新生活运动”
B、上海沦陷前后
C、抗日战争
D、国民党“国大代表”选举
(  C  )
39、骆驼祥子》中,京味特色最集中表现在(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情节刻画
(  B  )
40、笛的《 航》体现出什么艺术特色( )
A、感情内敛化
B、思想知觉化
C、言语凝炼化
D、诗句阶梯化
(  A  )
41、下是短行体诗的是( )
A、《给战斗者》
B、《黄河大合唱》
C、《老马》
D、航
(  B  )
42、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 )
A、郁达夫
B、叶绍钧
C、汪敬熙
D、鲁迅
(  B  )
43、短篇小说《百合花》的作者是 。
A、蒋子龙
B、茹志鹃
C、王安忆
D、池莉
(  C  )
44、“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出自诗人 的《悬崖边的树》。
A、艾青
B、阮章竞
C、曾卓
D、郑敏
(  D  )
45、小说《美食家》表现了作者 对苏州地域文化的理解。
A、贾平凹
B、韩少功
C、郑义
D、陆文夫
(  B  )
46、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成功塑造了“当代阿Q”陈奂生形象的是 。
A、方之
B、高晓声
C、梁晓声
D、贾平凹
(  D  )
47、朱老忠是长篇小说 的主人公。
A、《创业史》
B、《红岩》
C、《青春之歌》
D、《红旗谱》
(  B  )
48、刘以鬯以反传统著称,其1963年出版的代表作 ,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A、《酒国》
B、《酒徒》
C、《虾球传》
D、《岛与半岛》
(  B  )
49、鸳鸯蝴蝶派始于( ),得名于清之侠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A、23世纪初
B、20世纪初
C、30世纪初
D、22世纪初
(  C  )
50、不是萧红《生死场》中的人物是()
A、二里半
B、赵三多
C、赵三
D、王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