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抱歉,这个问题很愚蠢。我正处于 IEE 802.11 的学习阶段。
下图说明了 IEEE 802.11ac 的单用户数据包结构。
如您所见,它由前导码和数据部分组成。已知这种分组结构支持20、40、80、160MHz的带宽。因此,如您所见,有一部分是重复的。
我的问题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序言的重复部分堆叠在一起。一个如何堆叠位在彼此之上?
有什么想法吗。
我很抱歉,这个问题很愚蠢。我正处于 IEE 802.11 的学习阶段。
下图说明了 IEEE 802.11ac 的单用户数据包结构。
如您所见,它由前导码和数据部分组成。已知这种分组结构支持20、40、80、160MHz的带宽。因此,如您所见,有一部分是重复的。
我的问题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序言的重复部分堆叠在一起。一个如何堆叠位在彼此之上?
有什么想法吗。
我相信你误解了图表。这是一种相当简单的方法,试图展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 RF 来清除频率、建立时序并设置传输信息所需的任何参数。
802.11ac 必须保持向后兼容以前的 802.11 标准,以便他们可以看到并避免在指定时间内在 RF 上传输。虽然 802.11n 提供了三种 PHY 格式(传统、混合和绿场模式),但 802.11ac 被简化了,只提供了一种。
传统训练字段和信号字段需要以传统设备(即 802.11a 和 802.11n)能够识别的格式发送,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占用 20MHz 信道。由于 legacy 字段无法设置 VHT 参数,因此初始 VHT 字段也必须遵循此参数。
在那之后,如果 VHT 通信的其余部分大于初始的 20MHz,则它可以占用整个信道宽度。
但是考虑一下,如果您只在前 20MHz 上传输那些初始场,但您的频道是 40MHz(或更大),会发生什么情况?在这些通道上运行的传统设备将不会收到它们需要避免在指定时间内使用该通道的信息,然后它们可能会在第一个 20MHz 之外产生冲突。
因此,为了避免这个潜在的问题,相同的初始字段也被复制并在第二个(和后续的)20MHz 通道上发送。只有在这些初始字段被发送并且 VHT 传输开始后,它才能利用 40MHz(或更大)信道的全部宽度。
如果有帮助,请将图表视为说明道路上的车道。如果您想在前方派出一辆“护送车”以疏通路线,则需要同时派一辆驶下所有车道,以确保它们畅通无阻,并且没有其他车辆并入“间隙”。
对于加分点,我应该指出 802.11 并没有真正传输比特,它传输符号。每个符号传输的比特数由调制和编码率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特总是堆叠在一起。例如,802.11a BPSK R=1/2(6 Mbps 数据速率)每个符号可以传输 24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