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为什么 IP 协议使用片段偏移量来定义 IP 数据报的片段而不是使用索引号(索引为 0 的第一个片段,索引为 1 的第二个片段,...)。我们已经知道带有总长度字段的片段的大小,因此对于我来说指定偏移量和(可能)浪费空间看起来像是重复的。使用索引,13 位我们可以有 8192 个片段,每个片段最大 1500 位(在以太网上),我们可以只使用 6 位(每个片段的大小为 1500 位)或 7 位(每个片段的大小为 576 位)或 10 位(每个片段的大小为 68 位)。我错过了什么吗?路由器用偏移量构造数据报更容易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