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尝试复制Silver & Dunlap (1987)。我只是在比较平均相关性或平均 z 变换相关性和反向变换。我似乎没有复制他们发现的偏差中的不对称性(对我来说,反向变换的 zs 并不比 rs 更接近总体值)。有什么想法吗?有没有可能是 1987 年的计算能力对太空的探索还不够?
# Fisher's r2z
fr2z <- atanh
# and back
fz2r <- tanh
# a function that generates a matrix of two correlated variables
rcor <- function(n, m1, m2, var1, var2, corr12){
require(MASS)
Sigma <- c(var1, sqrt(var1*var2)*corr12, sqrt(var1*var2)*corr12, var2)
Sigma <- matrix(Sigma, 2, 2)
return( mvrnorm(n, c(m1,m2), Sigma, empirical=FALSE) )
}
使用这些函数,很容易查看一堆相关性(基本上复制 silver 和 dunlap 1987),并查看平均相关性与平均 z 分数和反向变换之间的差异。这里只有一个。
r <- 0.9
Y <- replicate(20000, rcor(10, 0, 0, 1, 1, r))
rs <- apply(Y, 3, function(x) cor(x[,1], x[,2]))
mean(rs) - r
zs <- fr2z(rs)
fz2r( mean(zs) ) - r
只需查看 10 的样本量和 0.1、0.5 和 0.9 的相关性,这些就是结果。
rho r bias z bias
0.1 -0.006 0.006
0.5 -0.024 0.021
0.9 -0.011 0.011
这些来自 Silver & Dunlap 的表 1。
rho r bias z bias
0.1 -0.007 0.003
0.5 -0.025 0.001
0.9 -0.011 -0.007
这些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从我的测试中,我看到这只是偏差方向的问题,而不是幅度问题。但是,在已发表的论文中,他们发现 z 的幅度要小得多。我找不到已发布的非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