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将结构方程建模分别应用于元分析上下文中的一组异质相关矩阵中的每一个?

机器算法验证 相关性 荟萃分析 结构方程建模
2022-04-11 06:47:01

我正在对一些心理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 (SEM) 元分析。最终,我想检查基于一组相关矩阵的中介模型。我花了一点时间查看有关当你有异质相关矩阵时该怎么做的文献。我已经对我在Cognitive Sciences SE上发现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

总结一下我的发现:

  • 大多数研究人员使用两步法。步骤 1 涉及使用各种元分析技术提取一组变量之间真实相关性的估计值。第 2 步涉及将相关性输入到您的 SEM 软件中,并且通常按照正常的非元分析 SEM 进行分析。
  • 尽管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仍然使用两步法,即使大多数数据集的真实相关性存在变化,这些变化不能仅仅归因于随机抽样(即,随机效应模型通常更适用)。
  • 一些研究人员提到了对数据集进行聚类或对调节者的值进行 SEM Meta 分析的可能性,希望在将分析分组后消除真实分数的可变性。然而,在大多数应用中,这样的调节器不足以解释所有真实的分数变化。

因此,我没有采用两步法,而是考虑可能执行以下操作,至少在您能够为每项研究计算完整相关矩阵的情况下:

“对每个样本执行 SEM 并将参数和拟合统计量视为样本之间变化的值。然后您可以总结这些 SEM 参数和拟合统计量的分布(例如,平均值和 SD)。这类似于相关性和其他效应大小通常被建模为随机效应。因此,例如,您可以查看样本间间接效应的变化。具有挑战性的一点是要弄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分数变化以及什么是随机抽样造成的。”

排除从随机抽样中梳理出真实分数的问题,在 R 中使用任何 SEM 包进行这样的分析都是直截了当的。

问题

所以,我想知道:

  • 这种将 SEM 分别拟合到每项研究的方法是否曾经被应用过?
  • 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 您如何梳理出 SEM 参数的哪些变化是由随机抽样引起的,以及什么是由真实分数方差引起的?
  • 还是有更好的方法对异质相关矩阵进行 SEM 荟萃分析?
1个回答

Cheung 和 Cheung (2010) 发表了一个演讲,讨论了元分析结构方程建模 (SEM) 的两种方法。他们标记了两种方法:

  1. 相关矩阵元分析:从主要研究中提取平均相关矩阵,并将 SEM 应用于该单一相关矩阵。
  2. 模型参数元分析:模型拟合分别应用于每个主要研究的相关矩阵,并使用随机效应多元元分析对参数的变化进行建模(Cheung and Cheung, 2010 cite Cheung 2009, and Kalaian & Raudenbush, 1996)

Cheung and Cheung (2010) 指出,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研究领域。他们建议尝试这两种方法,尤其是在至少在一部分研究中可以使用完整相关矩阵的情况下。

关于如何进行荟萃分析 SEM 的讨论也与多变量荟萃分析的一般讨论密切相关(例如,参见 Van Houwelingen 等人 2002 年的教程)。

我认为R (Cheung, 2011)standIndirect中的包中的函数metaSEM使用模型参数元分析方法实现了中介的三变量测试。

参考

  • Becker, BJ & Wu, MJ (2007)。荟萃分析中回归斜率的综合。统计科学,22,414-429。arxiv 上的 PDF
  • Cheung, SF 和 Cheung, MW-L。(2010)。用于元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的随机效应模型。于2010 年 7 月 19 日至 21 日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测试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发表。
  • 张,MWL(2011)。metaSEM:使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元分析。
  • 张,MWL(2009 年)。比较构建标准化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的方法。行为研究方法,41、425-438。
  • 张,MWL(2009 年)。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参数的近似置信区间。结构方程建模,16, 267-294。
  • Kalaian,HA 和 Raudenbush,SW(1996 年)。用于荟萃分析的多元混合线性模型.. 心理学方法,1, 227. PDF
  • Van Houwelingen, HC, Arends, LR & Stijnen, T. (2002)。荟萃分析中的高级方法:多变量方法和荟萃回归。医学统计,21,589-624。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