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随机效应的理解是基于这篇论文,特别是这个定义:
随机效应:其水平是从更大的总体中抽样出来的,或者其兴趣在于它们之间的变化而不是每个水平的特定效应。(博尔克等人,2009)
在生态学中,随机效应似乎主要用于避免重复测量的(伪)复制,例如从同一位置重复采样,或解释系统发育,即密切相关的物种由于共享进化历史而更可能相似.
在我看来,这只是基于上述定义的随机效应的受限应用。Bolker 定义告诉我,将采样单元视为随机效应将控制采样单元之间可能影响我感兴趣的变量的未测量差异。这是正确的吗?
假设我有一项研究,我对测量X
. 我的抽样设计涉及paired
在locations
不同的dates
. Pairs
将是随机效应,以避免如上所述的重复测量。location
和怎么样date
?我对locations
or之间的区别不感兴趣date
,只有X
. 事实上,我想控制两者之间的差异,location
并date
更好地理解X
对我的反应的影响。将location
和date
视为随机效应会实现这一点吗?IE:
Response ~ X + (1|location/pair) + (1|date)
但是为什么不把location
和date
当作固定变量呢?
Response ~ X + location + date + (1|pair)
这仍然会将 的效果location
和date
的效果分开X
,那么为什么将它们作为随机变量呢?如果我将它们作为固定效果,我将能够测量它们的效果X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随机效果呢?
虽然@Royce Yang 和@Guille 的答案有助于让我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但我找到的最好的解释(并且应该在发布这个问题之前找到,不知道我是怎么错过的)就在这里(感谢@ mkt 链接)并从那里开始,这里的帖子。我认为我的问题是问题所在 - 我应该更广泛地表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