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欧米茄:假设、系数和解释

机器算法验证 可靠性 心理测量学
2022-04-13 01:20:32

在浏览了网络上的交叉验证和其他几个资源之后,我仍然无法掌握麦当劳的欧米茄作为内部一致性的衡量标准。我有一种预感,许多社会科学家对这项措施同样感到不安全,所以我希望就这项措施的几个方面得到一些澄清:

假设/先决条件

虽然经常讨论 Cronbach's Alpha 的假设(例如Cronbach Alpha Assumptions),但我还没有设法全面了解麦当劳 Omega 的先决条件。我的问题是:

  • Omega 的一般假设是什么?
  • 是否有关于样本量的经验法则,或者应该考虑的变量和观察值之间的比率?
  • Cronbach 的 Alpha 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 Omega吗?

系数和解释

其次,似乎围绕不同的 Omega 系数仍然存在很多混淆,可能最明显的是 R 中的psych-package 返回的。为了澄清,也许有人可以在以下示例中提供系数的完整解释?psych::omega

library(psych)
#create 9 variables with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v9 <- sim.hierarchical()

#find omega 
v9.omega <- omega(v9,digits=2)

> v9.omega$omega.group
        total   general     group
g   0.7984002 0.6857363 0.1126608
F1* 0.7449332 0.6034008 0.1415325
F2* 0.6303512 0.4034189 0.2269323
F3* 0.5022309 0.2460886 0.2561423

> v9.omega$omega.lim
[1] 0.858888

我关于这个例子的问题:

  • omega.tot在这个例子中,和omega_h(一般)之间的解释有何不同?或者:整个测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的正确全局测量是什么?
  • group告诉我们什么
  • 什么时候omega.lim相关?

另外:似乎omega_h(一般)在帖子/报告中得到了最多的关注,但在我见过的几乎每个例子中,这些值总是出奇地低。怎么来的?

谢谢

2个回答

这个话题很老,但问题很有趣,所以我想包括一些关于一些问题的可用信息。

Omega 的统计要求/假设

Omega 和 omega 层次结构基于为某个 CFA 模型导出的参数估计值(即因子载荷和因子方差的估计值)。因此,需要满足两个重要的统计要求:(1) 正确解释 omega 和 omega 层次结构要求目标模型很好地拟合经验数据 (2) 参数估计需要精确Brunner, Nagy, Wilhelm, 2012

关于样本量的经验法则,或应考虑的变量和观察值之间的比率?

同样,样本量应遵循 CFA 样本量定义,最好使用模拟方法,如R simsem package.

样本量需要足够大才能获得模型参数的可靠估计(Yang & Green, 2010)。5 通常,样本量越大越好,N 200 的样本量可以正确估计模型参数(例如,子测试特定因素的非负方差)在各种条件下(Boomsma & Hoogland,2001)。越来越多的共识是,所需的样本量取决于所研究模型的属性和要分析的数据:每个因素的更高测量比率和更高的因子负载可能会补偿较小的样本量(Marsh、Hau、Balla 和格雷森,1998 年;杨和格林,2010 年)。因此,方法学家强烈鼓励应用研究人员对目标 CFA 模型进行蒙特卡罗研究以确定所需的样本量(LK Muthén &布鲁纳、纳吉、威廉,2012

此讨论的一个有趣参考可在以下位置获得:Brunner M、Nagy G、Wilhelm O。关于层次结构结构的教程。J珀斯。2012;80(4):796-846。doi:10.1111/j.1467-6494.2011.00749.x

一个有用的资源可以缓解我对这个主题的一些困惑:

麦克尼什,丹尼尔。2018. “感谢系数 Alpha,我们将从这里开始。” 心理学方法 23(3):412-33。doi: 10.1037/met0000144。

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是psych(在本文中称为Revelle 的 omega total)包中的 Omega 函数与许多其他实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