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哪些类型的研究设计应该使用(Days|Subject)与(1|Days:Subject)随机效应规范?

机器算法验证 r 混合模式 lme4-nlme
2022-03-26 01:41:20

我正在学习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今天我意识到lmer()在处理重复测量相同受试者的数据时,有两种方法可以设置随机斜率。

fit1 <- lmer(Reaction ~ Days + (Days | Subject), sleepstudy)
fit2 <- lmer(Reaction ~ Days + (1|Days:Subject), sleepstudy)

从结果来看,似乎lmer()在做不同的事情。每个命令之间有何不同,我应该使用哪个以及何时使用?

更新:感谢 Matteo Lisi 的回答和较早的帖子Lme4 中 (factor|group) 和 (1|factor:group) 规范之间的差异,我现在了解了该lme4包正在执行的机制。但是,我仍然难以理解何时应该使用 WHICH。如果您能解释我应该使用哪种语法的研究设计类型,我将不胜感激。

  1. 那是我可以根据AIC选择的东西吗?或者,我应该根据研究的设计选择语法?
  2. 你能提供研究设计的例子吗?
1个回答

fit2并不真正适合随机斜率。Days相反,它为和的每个组合设置一个随机截距Subject这意味着对于随机效应的计算,fit2Days其视为分类变量而不是连续变量。

您可以通过比较 和 的输出来检查ranef(fit1)差异ranef(fit2)对于这个例子,正确的模型是清楚的fit1,你也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模型的 AIC 或 BIC 来看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