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使用回归不连续性时,“聚类”是否有意义?

机器算法验证 计量经济学 回归不连续
2022-04-08 14:21:33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计量经济学的一项突破是采用“聚类”来考虑跨观测误差项的相关性。例如,如果您正在评估一项教育干预的效果,其中您有个别学生的数据,但您怀疑教师实施干预的方式不同,那么通常以一种认识到存在共同影响的方式分析数据“班级”级别。一个常见的修正是使用聚类。

当您运行回归不连续性时,您是否同样必须考虑到您的观察结果可能是聚类的?如果是这样,估计器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实现?

2个回答

是否考虑聚类不仅会影响估计的标准误差。在像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会过多地关注标准错误。更重要的是,您可以证明使用回归不连续性框架是合理的,并且您必须能够证明它允许恢复您感兴趣的参数。一旦您确定这一点,您就可以迈出一步更远。

下一步将是以下。如果您担心这些类效应,您应该查看多级回归模型。应该可以在多级模型中实施回归不连续策略。

它是否是常规线性回归模型?在量化金融中,我们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使用 GARCH 模型来估计波动率,但波动率似乎不是正态分布的,而且似乎是聚类的。为此,我们使用切换 garch 模型。这种“切换”模型在不同的聚类区域之间进行区分和切换。你可以看看这个切换它可能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