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询问,除其他外,在 Raspberry Pi 上使用 Python 来构建端点原型与使用微控制器之间是否存在很大的学习曲线。
显然,功耗有很大改善(以降低处理器吞吐量为代价),因此有充分的理由为需要电池供电的产品采用 MCU 方法。
坚持使用运行 Linux 的单板计算机的潜在原因之一是假设应用程序可以用高级语言编写(应该有大量标准图书馆)。
在嵌入式开发平台上,可能的选择是 C++(mbed 或 arduino)或 micropython。我的印象是这些与编写在 Linux 下运行的代码没有显着不同或更复杂 - 尽管平台确实具有各自的优势。我是否遗漏了与软件开发人员相关的任何内容?
具体来说,我问的是 IoT 端点 - 因此,对于我在这里感兴趣的应用程序,拥有 Linux 系统的全部资源并不是必需的。还值得强调的是,功耗和延迟方面的考虑使 mcu 实现成为此类应用程序中的一项硬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