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很多人说ospf使用骨干区域机制来避免路由循环,但我总是不明白ospf在其拓扑中何时何地产生循环?如果有人可以用真实的实验室场景解释这一点..请解释..
关于这个我还有更多要讨论的。
我听很多人说ospf使用骨干区域机制来避免路由循环,但我总是不明白ospf在其拓扑中何时何地产生循环?如果有人可以用真实的实验室场景解释这一点..请解释..
关于这个我还有更多要讨论的。
想象一个网络有三个区域:0、1 和 2。区域 0 连接到 1 和 2;区域 0 连接到 1 和 2;区域 1 连接到 0 和 2;区域 2 连接到 0 和 1。此外,想象一下,在这个网络中,区域 0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这个网络中,主干规则不适用。
区域 1 从两个来源了解区域 2 的路由:区域 2 和区域 0。现在假设由于度量标准,到达区域 2 的最短路径是通过区域 0(而不是您的直接连接)。区域 0 还从区域 1 和区域 2 了解区域 2。但是由于配置错误,到达区域 2 的最短路径是通过区域 1。
因此,如果您将数据从区域 1 发送到区域 2,数据包将被转发到区域 0,但区域 0 会将它们转发回区域 1。这是一个经典的路由循环。
相反,如果我们将区域 0 设为骨干网,并且说区域只能从骨干网接收路由,那么到区域 2 的路径只有一条——通过骨干网。区域 1 将忽略直接从区域 2 通告的路由。这样就没有多条路径,因此也就没有环路。
我会说流量通过骨干区域,因为 ospf 的开发人员是这样设计的,如果他们不带区域 0 就会死。更像是有人问为什么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