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和 802.11 标头之间的关系

网络工程 VLAN 以太网 无线的 IEEE-802.11 层2
2021-07-14 03:27:33

我想问一下802.11和以太网L2链路层的关系。他们相互依赖吗?或者它们可以被视为独立的 L2 链路层(它们的标头只有相似之处)?

在 Linux 中以非监控模式在接口上捕获数据包时,数据包将显示为“假”以太网帧。在监视器模式下,“真实”帧看起来完全不同。这很令人困惑。我的猜测是这两个链路层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

我特别想知道当主机配置为 linux 路由器时,进入以太网接口并从 802.11 接口发出的数据包如何转换:例如,以太网 802.1Q vlan 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一对一映射?或者标准中甚至有自动封装机制(因此两个链路层相互耦合)......等等。

802.11ad (60Ghz) 与以太网的关系是否与其他 802.11 标准与以太网的关系相似?// 问候康拉德

1个回答

以太网 (IEEE 802.3) 和 Wi-Fi (IEEE 802.11) 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第 1/2 层协议,具有不同的第 2 层帧。每种 IEEE LAN 类型(以太网、令牌环、FDDI、Wi-Fi 等)都有自己的帧格式。

由于数据包是由帧封装的,因此可以通过丢弃和构建新帧轻松地将数据包从一种 LAN 类型传输到另一种 LAN 类型。路由器理所当然地这样做;进入路由器的每个帧都被剥离和丢弃,数据包被切换到一个新接口,并为新接口构建一个新帧。

对于桥梁,情况略有不同。具有多种 LAN 类型的网桥需要是一个转换网桥,以在不同的帧类型之间进行转换。与透明网桥(例如以太网交换机)不同,转换网桥必须剥离帧,但可能需要保留帧信息以便为新的 LAN 类型构建新的新帧。例如,以太网/令牌环网桥需要更改与以太网和令牌环的规范格式之间的 MAC 地址。WAP 实际上只是一个翻译桥梁。

Wi-Fi 并没有像以太网那样真正具有 VLAN。通常,VLAN 会转换为 SSID。有/曾经提议的标准将 VLAN 添加到点对点 Wi-Fi 链接,以便在两个以太网交换机之间无线中继,但我从未见过它实现,我认为它没有太多支持.

802.11ad 只是另一种 Wi-Fi 标准,以太网有许多不同的标准,例如 802.3z(千兆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