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 的conv2d()操作允许您在"VALID"(无填充)和"SAME"(使用零填充)之间进行选择。我想所有其他框架都可以让你做同样的事情。我试图了解零填充的优缺点:您什么时候想使用它,或者不使用它?
到目前为止,我的理解是,如果过滤器尺寸相对于输入图像尺寸较大,那么在没有零填充的情况下,输出图像会小得多,并且在几层之后,您将只剩下几个像素。因此,要保持合理大小的输出,您需要零填充 + 步幅 1。这是使用零填充的主要原因吗?是否最好尽可能避免它,例如当过滤器尺寸相对于输入图像尺寸较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