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用于高阻抗输入的钳位分压器是一个好的、稳健的设计吗?

电器工程 运算放大器 分压器 保护 输入 缓冲
2022-01-16 15:18:20

我有一个交流输入如下:

  1. 范围可以从 ±10V 到至少 ±500V 连续。
  2. 从大约 1 Hz 到 1 kHz 运行。
  3. 其上需要 > 100 kΩ 的阻抗,否则其幅度会发生变化。
  4. 有时可能会断开连接并使系统受到 ESD 事件的影响。

当输入低于 20V 时,我需要使用 ADC 将波形数字化。当它高于 20V 时,我可以忽略它超出范围,但我的系统不需要损坏。

由于我的 ADC 需要一个相对较硬的信号,我想缓冲输入以供后续阶段使用(在这些阶段,我将对其进行偏置,将其钳位至 0V 至 5V,并将其馈送到 ADC)。

我为我的初始输入级设计了以下电路,以获得一个安全、强大的输出,我可以将其馈送到进一步的阶段:

示意图

模拟此电路- 使用CircuitLab创建的原理图

我的目标是:

  1. 确保源阻抗 > 100 kΩ。
  2. 将 ±20V 输入更改为大约 ±1.66V 输出。
  3. 提供刚性输出。
  4. 安全处理连续高压输入(至少 ±500V)。
  5. 处理 ESD 事件,无需将大量电流/电压倾倒到 ±7.5V 电压轨上。

这是我的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1. R1R2组成分压器,将电压降低12倍。
  2. TVS二极管快速反应以防止输入上的 ESD 事件,将它们倾倒到我的强地,而不会将任何东西倾倒到我的(弱)±7.5V 轨道上
  3. TVS二极管还通过分流到地来处理极端过压(持续 ±500V)。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通过R1来限制电流。
  4. D1D2将分压电压钳位在 ±8.5V,因此C1不需要高压电容器R1之后,通过它们的电流也受到限制。
  5. C1解耦输入信号。它将是双极电解。它需要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电容才能让 1 Hz 信号不受影响地通过: $$\frac{1}{2 \pi R_2 C_1} \ll 1 \text{ Hz}$$ $$C_1 \gg \frac{ 1}{2 \pi \times 1 \text{ Hz}\times220 \text{ k}\Omega} = 8 \mu\text{F}$$
  6. R3C2,其中R3 = R1,补偿运算放大器中的输入电流偏置和偏移(而不是仅仅将输出短路到负输入);也形成一个低通滤波器: $$f_c= \frac{1}{2 \pi R_3 C_2} = 36 \text{ kHz}$$

这个电路是否最适合我的目标?我可以期待它有什么问题吗?我应该做些什么改进,或者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我的目标?


编辑 1

  1. 我最初说这需要连续处理 ±200V,但我认为 ±500V 是一个更安全的目标。

  2. 为了使TVS二极管按原样工作,R1需要分成两个电阻,这里是R1aR1b,如@jp314所建议的:

示意图

模拟这个电路


编辑 2

这是一个修改后的电路,其中包含了迄今为止收到的建议:

  1. 电源上的齐纳二极管 ( @Autistic )。
  2. 通向它们的电阻器(@Spehro Pefhany)。
  3. 快速 BAV199 二极管(@Master ; @Spehro Pefhany建议的 BAV99 的低泄漏替代品,尽管最大电容约为 2 pF 而不是 1.15 pF)。
  4. TVS 二极管在前面并升级到 500 V ( @Master ),因此它只处理 ESD 事件,保护R1
  5. 从运算放大器输出到负输入(@Spehro Pefhany@Master)完全短路。
  6. 将C1降低到 10μF(@Spehro Pefhany);这会在 1 Hz 时引入 0.3% 的电压降,这不如原来的 220μF 电容,但会使电容的采购更容易。
  7. 添加 1 kΩ 电阻器R6以限制流入OA1@Autistic@Master)的电流。

示意图

模拟这个电路

4个回答

您的 D1 和 D2 将承受输入浪涌,而不是 TVS - 将 220k 拆分为 200k + 20k,并将 20k 部分放在 TVS 和二极管之间。

或者只使用从该节点到 GND 的 4.7 V 齐纳二极管。

您不需要 R3/C2。非反相运算放大器输入在偏置电流直流路径(不是 220K)上“看到”R2(20K),因此如果用短路代替它,偏移量可能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您坚持使用 R3/C2,请参见下面的计算。

220K 代表 1Hz 时 0.7uF 的容抗,所以我认为一个小型且便宜(且无漏电)的 10uF 陶瓷电容器就可以了,正交增加约 7%,因此总效果不到 0.3% . 但是,由于钳位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因此最好根据您期望它的行为方式对此进行调查。钳位时,它“看到” 20k 与低阻抗钳位串联,因此时间常数缩短了 11 倍。

R1对可靠性至关重要- 几乎所有电压都会在其上下降 - 它必须是高压类型,额定承受您期望的任何瞬变,特别是如果该输入电压来自可能意味着几 kV 的电源。Vishay VR25 可能是合适的(含铅)。不要在这里吝啬。除非最后几美分比可靠性更重要,否则我也不喜欢为此目的使用多个普通电阻器 - 一个适当额定的部件应该没问题,除非您需要串联使用两个适当额定的电阻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我会失去 TVS,并考虑直接使用分流器(例如齐纳对)或低电容开关二极管(例如 BAV99 对)钳位到预偏置分流器,例如齐纳二极管或 TL431(带有电阻到电源轨)。后者的电容比直接使用齐纳二极管的电容要小得多,因此如果这对您很重要,那么在 1kHz 时会导致更少的相移。钳位电流在 200V 输入时小于 1mA,所以它不是很费力,只要 R1 能承受它所承受的任何 EMF。我建议的两个选项都可以轻松地钳制 100mA,至少在短时间内。


R3/C2 并没有真正形成低通滤波器 - R3 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容形成低通滤波器,理想情况下,C2 会选择更大,因此如果输入电容为 15pF,您可能会使用 1nF或类似的东西。如果您有一个非常不合适的运算放大器(能够提供非常高的频率),并且由此产生的相移会影响稳定性,那么您只会遇到 20K 的问题,当然短路不会有这个问题。

示意图

模拟此电路- 使用CircuitLab创建的原理图

原理图上的运算放大器和二极管的 P/N 没有任何意义。二极管 D3 D4 是一个 BAV199 或 jFET MMBF4117 的 2 个栅极到通道结。OA1 是 OPA365。必须选择 C3 以为 C3、R1/2 上的滤波器提供足够低的通频。

R2和R3最好是精密薄膜电阻器,甚至是一个电阻器网络的两个部分。他们定义了您的零漂移。

R5 的额定电压必须为 1 kV,可以使用几个 0603 电阻串联。

而且,为了真正安全,您可以在 OPA365 的非反相输入和 R1 R2 的中点之间添加一些 1 kOhm 电阻。如果事情真的很糟糕,它有助于限制输入电流。

大功率电压限制器(如 TVS 二极管或压敏电阻)最好连接在 INPUT 和 GND 之间。它的电压约为600-800 V。

您使用哪种 OPA?如果是 FET 输入运算放大器(输入电流低于 100 pA),则不需要 R3 C2。此外,如果您不关心 DC 偏移,最好去掉 R3 C2。

我认为 TVS 二极管 30 V 没有任何价值。完全同意@Autistic。您可以将其直接与输入并联(在 R1 之前)并更改为 500-700 V 类型。它的功能是:保护 R1 和其他电子设备免受超过 800 V 的真正短尖峰的影响(我不知道您的应用程序是否会遇到这种麻烦)。

R1 的额定电压必须为 1000 V,或作为一系列 0603 或更大的电阻器实现,并考虑隔离间隙。

至于“真正的”钳位:@Spehro Pefhany 的预偏置 BAV199(一个 SOT 封装中的两个低泄漏二极管)的想法看起来最好。我不会太在意电源轨的电流:它们受到 4 mA(800 V / 200 kOhms)的限制,它可能小于您使用的一个 OP AMP 的电源电流。

为什么不将 R2(我相信它是一个分压器)放在 C1 之前,并在 R2 的位置使用非常大的电阻器(1 MOhm)——这使得 C1 可以小到几个 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