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易于解释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

机器算法验证 r 回归 混合模式 随机效应模型
2022-01-31 16:58:10

我目前正在使用 R 包lme4

我正在使用具有随机效应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library(lme4)
mod1 <- lmer(r1 ~ (1 | site), data = sample_set) #Only random effects
mod2 <- lmer(r1 ~ p1 + (1 | site), data = sample_set) #One fixed effect + 
            # random effects
mod3 <- lmer(r1 ~ p1 + p2 + (1 | site), data = sample_set) #Two fixed effects + 
            # random effects

为了比较模型,我正在使用该anova函数并查看 AIC 相对于最低 AIC 模型的差异:

anova(mod1, mod2, mod3)

以上对于比较模型很好。

但是,我还需要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释每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有没有人有这种措施的经验?我已经做了一些研究,并且有关于混合效应模型的固定效应的 R 平方的期刊论文:

  • Cheng, J., Edwards, LJ, Maldonado-Molina, MM, Komro, KA, & Muller, KE (2010)。真实人的真实纵向数据分析:构建足够好的混合模型。医学统计,29(4),504-520。doi: 10.1002/sim.3775
  • Edwards, LJ, Muller, KE, Wolfinger, RD, Qaqish, BF 和 Schabenberger, O. (2008)。线性混合模型中固定效应的 R2 统计量。医学统计,27(29),6137-6157。doi: 10.1002/sim.3429

然而,对于使用上述论文中提出的措施似乎存在一些批评。

有人可以建议一些可以适用于我的模型的易于解释的拟合优度度量吗?

1个回答

没有什么比线性混合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容易解释的了:)

随机效应拟合 (mod1) 可以通过ICCICC2(随机效应引起的方差与残差方差之间的比率)来衡量。心理测量R 包包括一个从 lme 对象中提取它们的函数。

可以R2用来评估固定效应(mod2、mod3),但这可能会很棘手:当两个模型显示相似的 R2 时,可能会出现一个更“准确”的情况,但这被其固定因子所掩盖“减去”一个更大的方差分量到随机效应。另一方面,很容易解释最高阶模型(例如 mod3)的更大 R2。在 Baayen 关于混合模型的章节中,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此外,它的教程非常清晰。

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独立考虑每个variance component,然后使用它们来比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