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专业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档案专业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档案专业 (军队文职)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F )
1、档案行政复议实行二级复议制度。
( F )
2、全宗单是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全宗基本情况,全宗内档案成份与数量的检索工具。
( T )
3、应用服务器一般介于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一方面向客户端提供多种业务服务,另一方面又根据应用需求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 T )
4、档案信息数据库,是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律组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可共享档案数据集合。
( T )
5、档案鉴定的基本方法是直接鉴定法。
( T )
6、部门立卷包括集中式、部门式和“谁办谁立卷”等具体模式。
( F )
7、主题词是在标引和检索中取自文件和题名或表达档案主题并具有检索意义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以表达档案主题内容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 T )
8、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越大。
( T )
9、领导方式应与组织自身的特点及在什么样情境下处理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 T )
10、Moore的信息政策矩阵将信息政策置于产业层次、组织层次及社会层次三个层次上。
( F )
11、现在用户大多使用汇编语言开发自己的程序。
( T )
12、开放式互连系统模型OSI提出用于互连协议的标准框架,但不是实际应用协议。
( F )
13、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 F )
14、一般说来,目标制定要略低于执行者能力水平。
( F )
15、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 F )
16、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具有希缺性,信息资源没有这个特性。
( T )
17、预测具有近似性。
( F )
18、信息和知识都具有社会性。
( T )
19、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T )
20、档案馆的“十防”措施主要有抗震,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
( T )
21、管理层次的下层的主要职能是按规定的计划和程序,协调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实施计划。
( T )
22、档案馆档案提供利用登记的种类主要有调阅单,借阅档案登记,借出档案登记和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等。
( T )
23、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是指过程。
( F )
24、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发展史上,英国管理学家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 F )
25、资料是为了工作查考之需搜集来的第二手材料,具凭证价值和有参考作用。
( F )
26、任何一个战略方案都会有风险和困难,越是创新的战略方案,风险和困难越小。
( T )
27、全宗群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的,相互间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全宗组成的群体。
( T )
28、各级国家档案馆对所有到开放期限的档案,应组织鉴定小组及时进行鉴定,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无需继续保密或控制使用的,均可由档案馆报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开放,必要者报本级政府审批。
( T )
29、对于类别不同的员工,如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等,应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 T )
30、对所保存的照片档案每隔两年应对底片、照片进行一次抽样检查,不超过五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 T )
31、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管理者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运筹才能,在分配形式上主要有岗位工资制、承包制、年薪制、津贴制等。
( T )
32、清代是我国地方志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他们亲自开展修志实践,对方志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创立了系统的方志学理论。学者章学诚在这方面的成就最大,他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 T )
33、决策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不是“瞬间”的决定。
( T )
34、在196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和1961年9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中,都对科技档案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
( F )
35、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起统帅作用的是战略阶段。
( F )
36、信息管理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概念。
( T )
37、档案和图书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档案经过研究、编辑、出版,从而转化为图书;而图书随同原搞保存起来,就是档案。
( F )
38、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 T )
39、Internet上的TCP/IP是众多协议的集合,TCP协议和IP协议是TCP/IP协议集中的两个子协议。
( F )
40、信息服务化与技术是没有关系的。
相关标签:
- 档案专业 (军队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