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军队文职)复习题

本试卷为哲学 (军队文职)复习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哲学 (军队文职)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
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
(  D  )
2、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运动即是联系
D、联系构成运动
(  B  )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  D  )
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  B  )
5、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  B  )
6、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入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 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 )。
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②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
③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④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C  )
7、某村部分农民按照乡政府的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日本白萝卜,虽喜获丰收,但因质次价廉,效 益不佳。乡政府除不收萝卜种子款外,还按每人100元向农民作了补偿。乡政府为此贴补了七万 元。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乡政府不应对农民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
③乡政府愿望虽好,但引导不当,犯了主观主义瞎指挥的错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C  )
8、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  C  )
9、“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首西方流传的民谣说明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B、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C、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  C  )
10、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D  )
1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主要矛盾是关键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C  )
12、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  D  )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  A  )
14、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认识和实践
(  A  )
15、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 )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
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
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
D、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
(  C  )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
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
(  D  )
17、垄断资本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
A、股份制
B、合作制
C、垄断制
D、参与制
(  D  )
18、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D  )
19、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  B  )
2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培根、洛克
B、斯密、李嘉图
C、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
(  A  )
21、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  D  )
22、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 )
A、相互孤立的关系
B、相互平行的关系
C、相互决定的关系
D、相互制约的关系
(  A  )
23、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  D  )
24、关于社会分工的产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
B、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C、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D、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  B  )
25、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  C  )
2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  D  )
2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料的增大为前提
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  D  )
28、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A、与任何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B、与一般资本主义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C、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D、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  D  )
29、集体讨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属于()
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  B  )
3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  D  )
31、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认识论相分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
C、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D、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  B  )
32、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 )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⑵⑶⑷
(  A  )
33、“指物论”是( )的思想。
A、公孙龙
B、惠施
C、庄子
D、韩非子
(  D  )
34、墨子及其弟子不但形成了一个思想统一的学派,而且还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墨者的首领称为( )。
A、墨首
B、墨者
C、先子
D、巨子
(  D  )
35、对于“灵魂观”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
A、灵魂被视为形式、现实性、实体
B、否定了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把灵魂限定在“自然物体”范围内
C、灵魂是精神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或物体
D、灵魂可以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
(  A  )
36、提出“人在理智上类似上帝”的是( )。
A、波爱修
B、安瑟尔谟
C、洛色林
D、阿伯拉尔
(  B  )
37、关于人文主义运动的一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文主义的实质就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
B、人文主义否认教会存在的价值
C、人文主义运动是一场文化运动
D、人文主义者肯定了人性的自由
(  A  )
38、下列哪个人是极端唯名论者( )
A、洛色林
B、安瑟伦
C、阿伯拉尔
D、托马斯·阿奎那
(  C  )
39、以下哪本著作是费希特的代表作( )
A、《先验唯心论体系》
B、《精神哲学》
C、《知识学的基础》
D、《伦理学》
(  A  )
40、科学认识活动的主体是( )。
A、科学家
B、科学知识
C、实验仪器
D、普通大众
(  B  )
41、科学的本质是( )。
A、实践理性
B、真理体系
C、技术体系
D、真理标准
(  B  )
42、科技伦理抉择的首要问题是( )。
A、科技运行的精准与实用问题
B、科技运行的公正与效率问题
C、科技运行中的道德问题
D、科技运行中的速度和规模问题
(  A  )
43、描述性伦理研究认为,社会生活经验及道德感受具有多向性,道德判断应建立在( )基础上。
A、经验事实
B、法律
C、道德风向
D、政府规定
(  C  )
44、注重伦理事实的描述和分析的科学伦理研究方向是( )。
A、实证性研究
B、规范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  D  )
45、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它们的活动目的旨在推动( )。
A、经济发展
B、文化进步
C、生态健康
D、技术创新
(  B  )
46、人民军队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在于习近平( )的科学指引。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强军思想
C、中国梦思想
D、新时代文化思想
(  C  )
47、现代科学技术促使( )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A、农业
B、工业
C、信息
D、军事
(  B  )
48、科学理论的辩护过程中,对理论的特设性修改( )
A、是允许的
B、是不允许的
C、既可以采用亦可以不采用
D、是否采用视具体情况而定
(  C  )
49、以下列举中,不包含在“科学范式”之内的是( )。
A、科学定律
B、科学法规
C、科学思想
D、科学方法
(  C  )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与技术没本质的区别
B、社会将毁灭与技术之中
C、技术万能论属于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没有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