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预测卷

本试卷为2022年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预测卷,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主观题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预测卷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结构形式为:5×20+3×36+5×20m。下部结构为桩基础,桩径1.5m,桩长30m。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泵送混凝土。在预制场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
事件2:预应力张拉时部分主梁锚板处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现象,项目经理部经研究提出的现场处理方法如下:
(1)清除锚下损坏混凝土,采用与主梁相同配比混凝土修补;
(2)重新安设相同规格锚垫板,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张拉。
但张拉时仍然出现变形开裂情况,监理工程师指出了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
【问题】
1.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2.上述事件1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3.改正事件2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场处理方法中的不妥之处。
2、某市政工程公司在北方地区承担某城市主干路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机动车道宽14m,双向4车道。道路结构为:底基层为350m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为180mm厚水泥稳定碎石,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采用SMA沥青玛蹄脂(SMA-16)。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层和沥青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要求如下:
(1)石灰粉煤灰底基层分一层铺筑,因层厚较厚,最后碾压采用20t压路机。
(2)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3)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60℃;
(4)向碾轮喷淋雾状水,以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
事件2:路基施工完成后,业主要求增加一小型圆管涵。施工单位接到监理指令后立即安排施工。由于原合同中无可参考价格,施工单位按照定额计价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圆管涵的报价单。监理工程师审核后认为报价太高,多次与施工单位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最后总监理工程师做出价格确定,施工单位不接受监理审批的价格,立即停止了圆管涵施工,并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明确提出只有在圆管涵价格可接受后才能继续施工。
事件3:沥青面层施工时,正值雨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基层潮湿时不得施工;缩短施工长度。
【问题】
1.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上、下面层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为保证本次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应准备几台摊铺机,如何安排施工操作?
3.逐条判断事件1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针对事件2,施工单位停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补充事件3中沥青面层雨期施工措施。
3、某实施监理的工程,甲施工单位选择乙施工单位分包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乙施工单位开挖土方时,因雨季下雨导致现场停工3天,乙施工单位挖断了一处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图中未标明地下煤气管线,致使现场停工7天。为此,甲施工单位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费用补偿2万元(合同约定,窝工综合补偿费2000元/天)。
事件2:为赶工期,甲施工单位调整了土方开挖方案,并按调整后的土方开挖方案开挖,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发现乙施工单位开挖变形超限,总监理工程师立即向甲施工单位签发《工程暂停令》,同时及时报告了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乙施工单位未执行指令仍继续施工,变形过大引发了基坑局部坍塌事故。
事件3:甲施工单位凭施工经验,未经安全验算就编制了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的同时,就开始搭设高大模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项目总工程师兼任。
事件4:甲施工单位为便于管理,将施工人员的集体宿舍安排在尚未竣工验收的地下车库内。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挖断煤气管道事故的责任方,说明理由。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各多少?说明理由。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分析事件2中甲、乙施工单位对基坑局部坍塌事故应承担的责任,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4.指出事件4中甲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某市新建城市快速路,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建设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施工招标,向社会公开招标,采用资格预审并设最高限价9000 万,接受联合体投标。项目施工招标信息发布以后,共有8 家潜在投标人报名参加投标。为减少评标工作量,建设单位要求招标代理公司对潜在投标人的资质条件、业绩进行资格审查后确定5 家为投标人。
开标后发现:A 公司的投标报价为7000 万元,为最低投标价。B 公司报价为8000 万。C 公司报价9800 万。
D 公司与E 公司报价8500 万。E 是两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投标,附有各方资质证书,没有联合体共同投标协议书。
经过标书评审:D 投标人排名第一,A 投标人的为第二名,B 投标人为第三名,建设单位认为A 的投标报价最低,建议由A 中标,评标委员会未采纳。
中标单位在施工前,对现况交通进行调查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交通疏导方案。技术方案中新建道路结构设计为:
800mm 厚土质路基,160mm 厚二灰稳定粒料底基层,160mm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50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40mm 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30mm 改性SMA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项目部进场后,确定了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重点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编
制了改性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专项施工方案,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F→摊铺作业→G→接缝→H。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施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前施工单位喷洒粘层油,并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摊铺速度放慢至1~3m/min。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时机,振动压实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施工过程中发现改性沥青SMA 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项目部采取了相应技术手段。
事件二:施工中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却后很坚硬,冷接缝处理很困难,因此项目部采取相应措施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但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少量冷接缝,为了保证接缝的质量,项目部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
问题:
1.评标委员会否决A 中标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A、B、C、D、E 中属于废标的有哪些?说明原因。
3.写出施工工艺流程中工序F、G、H 的名称?
4.交通疏导方案确定前要对现况交通进行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5.事件一中改性沥青SMA 宜选用什么摊铺机,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应复查是什么?
6.事件二中避免出现冷接缝应采取什么措施,出现冷接缝如何处理?
5、背景:某城市输水管线长4.28km,DN1200 钢管,管道埋深约5.0m,管线位于城市主干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采用明开槽方法施工,沟槽土质为回填杂土及粉砂土。受交通条件制约,沟槽土方挖运和吊车下管安排在晚10 时~次日早6 时进行,项目部办理了管线开挖占路手续。现场施工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吊车下管方便,选择夜间时段移动护栏临时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事件二、挖土机开挖沟槽时发现有一段废弃的旧排水砖沟,约请监理工程师查看后,项目部进行挖除和换填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事件三、质量员查验准备焊接的管口时,发现有数个坡口范围存在锈渍。事件四、钢管吊运到沟槽前,作业队在管道内按间距4m 加设木支撑。回填作业在沟槽局部偏窄处,钢管下腋角部位采用木夯夯实。回填完毕发现管道竖向变形50mm。
2.问题:(1)事件一做法为何受到处罚,违反了哪些规定?(2)事件二沟槽基础处理在程序上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的程序。(3)事件三中对管道施焊的坡口,有关规范有哪些规定?(4)事件四管道防止变形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6、背景:某市政桥梁工程,总包方A 市政公司将钢梁安装工程分包给B 安装公司。总包方A公司制定了钢梁吊装方案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由于工期紧,人员紧缺,B 公司将刚从市场招聘的李某与高某经简单内部培训即组成吊装组。某日清晨,雾气很浓,能见度较低,吊装组就位,准备对刚组装完成的钢桁梁实施吊装作业,总包现场监管人员得知此事,通过电话极力劝阻。为了赶工,分包方无视劝阻,对吊装组仅做简单交底后,由李某将钢丝绳套于边棱锋利的钢梁上。钢丝绳固定完毕,李某随即指挥塔式起重机司机高某,将钢梁吊离地面实施了首吊。钢梁在21m 高处突然断绳坠落,击中正在下方行走的两名工人,致使两名工人当场死亡。事后查明钢丝绳存在断丝超标和严重渗油现象。
2.问题:(1)针对本次事故,总分包方的安全责任如何划分?说明理由。(2)本工程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3)本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4)项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7、背景:某供热管道工程,主干管道管径DN800,材质Q235B,由供热厂输送0.6MPa 的热水到新建供热站,线路全长3.2km,采用明开方沟敷设,方沟断面尺寸为3.2m×2.8m,埋深3.5m。承包方A 公司通过内部招标将管道焊接分包给B 专业公司。B 公司依据A 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带领现场作业人员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开始施工。经有资质单位无损检测并出具的报告,表明有一个焊口存在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判断为焊接质量不合格。
2.问题:(1)A 公司的分包及项目管理上做法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2)从质量问题上,分析A 公司和B 公司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3)试述本工程金属管道焊接过程控制的重点。
8、【背景资料】项目部承建园区绿化景观工程,工程包括景观地形、树木栽植(包括大树移植)、给排水管线和一座假山施工。在栽植前对现场的土壤进行了有效处理。工程需要的树种从较远的林场选取,项目部选好移植大树,做好相应的标识。对胸径在20-30cm的树木,要求挖掘时需带土球,对土球的要求如下:规格是树木胸径的6-10倍,土球的高度为土球直径的112,土球底部直径为土球直径的2/3;为保证根系完整,土球上的树根应尽量保留, 捆绑在包扎绳内;为保证土球捆扎牢固,采用尼龙绳进行包扎。项目部在苗木运来之前开挖树穴。树穴与土球均采取上大下小的形式,上口径比下口径大15-20cm。树穴上口直径与土球直径接近,挖出的表土和肥土泪合均匀后放置一边备用。因项目部组织的挖坑工人较少,有几十棵国槐运到现场,树坑还未开挖。此时正值夏季,项目部对国槐树苗采取了搭棚遮阴、树冠I喷雾、树干保湿等措施,待树坑开挖后进行正式栽植。项目部编制假山施工方案,方案中对假山的施工流程按如下编排:①放线挖槽→②基础施工→③→④中层施工→⑤扫缝→⑥→⑦检查→⑧完形。【问题】1.项目部在栽植前的土壤处理包括哪些分项工程?2.项目部对选定的大树起苗前应做哪些相应的标识?对土球要求有哪些不妥?3.项目部的挖树穴施工有何不妥? 写出正确做法。4.项目部对运至施工现场又不能及时栽植的国槐除了背景中的处理措施外, 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5. 将假山施工流程中缺失的③和⑥两个环节补充完整。
9、案例2
A公司中标北方某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合同工期2008年6月1日至9月30日。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面层20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土200mm、二灰碎石180mm。A公司的临时设施和租赁设备在6月1日前全部到达施工现场。因拆迁影响,工程实际工期为2008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A公司完成基层后,按合同约定,将面层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B公司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严格控制铺筑速度,用排式振捣机控制振捣质量。
为避免出现施工缝,施工中利用施工设计的胀缝处作为施工缝;采用土工毡覆盖洒水养护,在路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40%时做横向切缝,经实测切缝深度为45~50mm。A公司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竣工验收。建设单位组织监理、A公司、B公司及时进行验收,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工程经验收合格备案后,建设单位及时支付了除质保金外的工程款。道路使用四个月后,路面局部出现不规则的横向收缩裂缝,裂缝距缩缝100mm左右。出现问题后,A公司将B公司的质保金全部扣除,作为质量缺陷维修费。
问题
1.就本工程延期,实际工期缩短,A公司可向业主索赔哪些费用?
2.分析说明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3.A公司申请竣工验收还应该完成哪些工作?竣工验收会还应有哪些单位参加?
4.指出A公司扣除B公司质保金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及理由。
10、【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城市主干路工程。该道路总长2.6km,其中OK+550~1K+220穿过农田,地表存在0.5m的种植土。道路宽度为30m,路面结构为:20cm石灰稳定土底基层,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15cm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基为0.5~1.Om的填土。在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时,项目部排除了农田积水,在原状地表土上填方0.2m,并按≥93%的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压实后达到设计路基标高。
底基层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项目部就地取土(包括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
基层施工时,因工期紧,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按一层摊铺,并用18t重型压路机一次性碾压成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正值雨期,项目部制定了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与气象部门、沥青拌合厂的联系,并根据雨天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供应计划:(2)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采取防雨措施。
【问题】
1.指出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措施中的错误,请改正。
2.是否允许采用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说明理由。
3.该道路基层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沥青混凝土面层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全,请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