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军队文职)考题

本试卷为农学 (军队文职)考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农学 (军队文职)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对一个克隆的DNA片段作物理图谱分析,需要用( )。
A、核酸外切酶
B、限制性内切酶
C、DNA连接酶
D、脱氧核糖核酸酶
(  D  )
2、一RNA片段AGGGCUG
A,T1酶全酶切后HPLC分析和获得的峰的数量为( )。
A、2
B、3
C、4
D、5
(  C  )
3、在生理条件下,膜脂大都处于什么状态?( )
A、液态
B、固态
C、液晶相
D、凝胶相
(  C  )
4、在下列反应中,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
A、苹果酸→草酰乙酸
B、琥珀酸→苹果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  B  )
5、在离体的完整的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的存在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摄入量?( )
A、氰化物
B、ADP
C、NADH
D、FADH2
(  A  )
6、催化底物直接以氧为受氢体产生水的酶是( )。
A、黄嘌呤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乳酸脱氢酶
(  C  )
7、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键是( )。
A、α-1,6-糖苷键
B、β-1,6-糖苷键
C、α-1,4-糖苷键
D、β-1,4-糖苷键
(  B  )
8、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
A、延胡索酸/琥珀酸
B、细胞色素a(Fe2+/Fe3+)
C、CoQ/CoQ2
D、细胞色素b(Fe2+/Fe3+)
(  B  )
9、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消耗ATP最多的是( )。
A、2分子甘油
B、2分子乳酸
C、2分子草酰乙酸
D、2分子谷氨酸
(  D  )
10、糖原合成酶参与的反应是( )。
A、G+G→G-G
B、UDPG+G→G-G+UDP
C、G+Gn→Gn+1
D、UDPG+Gn→Gn+1+UDP
(  D  )
11、氨基转移不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因为( )。
A、转氨酶在体内分布不广泛
B、转氨酶的辅酶容易缺乏
C、转氨酶作用的特异性不强
D、转氨酶催化的反应只是转氨基,没有游离氨产生
(  C  )
12、下列循环中,能够为机体合成脂肪酸提供NADPH的是( )。
A、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B、三羧酸循环
C、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D、鸟氨酸循环
(  D  )
13、乳糖操纵子的安慰诱导物是( )。
A、乳糖
B、半乳糖
C、异构乳糖
D、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苷
(  C  )
1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次级作用力是( )。
A、离子键
B、范德华力
C、氢键
D、疏水作用
(  B  )
15、测得某一蛋白样品中的氮含量为0.4克,此样品约含蛋白( )克。
A、2.00
B、2.50
C、3.00
D、6.25
(  B  )
16、氨基酸与亚硝酸反应所释放的N2气中,氨基酸的贡献是( )
A、25%
B、50%
C、80%
D、100%
(  A  )
17、DNA复制的底物是:
A、dNTP
B、NTP
C、dNDP
D、NMP
(  B  )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内源基因的变异( )。
A、基因扩增
B、病原体基因侵入体内
C、基因表达异常
D、点突变
(  B  )
19、参与DNA合成的原料有( )。
A、四种NTP
B、四种dNTP
C、四种NMP
D、四种dNMP
(  C  )
20、DNA聚合酶Ⅲ的主要功能是:
A、填补缺口
B、连接冈崎片段
C、聚合作用
D、损伤修复
(  A  )
21、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
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
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
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
D、决定酶的专一性
(  D  )
22、加入下列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是( )
A、尿素(脲)
B、盐酸胍
C、十二烷基磺酸SDS
D、硫酸铵
(  C  )
23、下列关于双链DNA的碱基含量关系中,哪种是错误的( )。
A、A+G=C+T
B、A=T
C、A+T=G+C
D、C=G
(  A  )
24、在同一植株中,地上器官细胞与根部细胞相比( )。
A、水势低
B、水势高
C、水势相等
D、水势变化无规律
(  B  )
25、证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存在两个光系统的是( )。
A、红降现象和希尔反应
B、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C、荧光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D、希尔反应和荧光现象
(  B  )
26、C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 )。
A、琥珀酸
B、草酰乙酸
C、苹果酸
D、天冬氨酸
(  D  )
27、ol NADH+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 )。
A、4molATP
B、3molATP
C、2molATP
D、1molATP
(  C  )
28、环式光合电子传递没有( )的参与。
A、PSⅠ
B、PC
C、PSⅡ
D、Fd
(  A  )
29、植物细胞间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
A、质外体和共质体
B、自由空间和质外体
C、共质体和自由空间
D、自由扩散
(  B  )
30、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具有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的结构特点的细胞是( )。
A、厚壁细胞
B、转移细胞
C、保卫细胞
D、通道细胞
(  D  )
31、植物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长根,这种现象称为( )现象。
A、再生
B、脱分化
C、再分化
D、极性
(  A  )
32、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昼开夜闭,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这种由外部的无定向刺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为( )。
A、感性运动
B、向性运动
C、趋性运动
D、生理钟
(  D  )
33、光敏色素的Pfr型在( )处有最大吸收。
A、660~665nm
B、670~690nm
C、690~720nm
D、725~730nm
(  C  )
34、光敏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中。
A、细胞核
B、质体
C、细胞质
D、液泡
(  C  )
35、若要使我国北方地区菊花提前开花,可对正常生长的菊花植株进行( )。
A、低温处理
B、高温处理
C、短日照处理
D、长日照处理
(  B  )
36、秋季开花或秋季收获作物多属于( )。
A、长日植物
B、短日植物
C、日中性植物
D、中日性植物
(  C  )
37、银杏种子的休眠主要由于( )。
A、抑制物质的存在
B、种皮限制
C、胚未发育完全
D、种子未完成后熟
(  A  )
38、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
B、直线正相关关系
C、两者完全无关
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  C  )
39、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 )向植物地上部运输。
A、韧皮部
B、质外体
C、木质部
D、共质体
(  D  )
40、超过植物抗性阈值的胁迫因子将对植物产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首先是对( )的伤害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线粒体
D、细胞膜
(  C  )
41、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 )。
A、柠檬酸钠溶液
B、液体石蜡
C、肺组织浸出液
D、肝素溶液
(  B  )
42、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
D、成分为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  A  )
4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肾小球滤过率(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  A  )
44、原尿中碳酸氢盐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降支
D、髓袢升支
(  A  )
45、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  A  )
46、促进雌性动物初情期乳腺发育的主要激素是( )。
A、雌激素
B、雄激素
C、催乳素
D、催产素
(  D  )
47、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 )
A、突触前抑制
B、去极化抑制
C、外周性抑制
D、突触后抑制
(  B  )
48、肾的近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是( )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  A  )
49、急性失血时,首先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
A、交感神经兴奋
B、组织液生成增多
C、外周阻力减小
D、血管加压素分泌减少
(  C  )
50、切断迷走神经后( )
A、胃紧张性加强
B、胃蠕动加快
C、胃扩张
D、胃液分泌增多